读《看见》有感 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在看完《看见》之后,我震撼很大,对记者这个职业,对社会的整体看法,亦或者是整个人生观念。最开始翻到序言的时候,就被这一句“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深深打动了,“看见”二字不仅是对周边世界的审视,更是对与自己安身立命之原则的新的反观。活在中国,在一个社会大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焦躁、戾气、尖锐都喷井式增长,学会用一种冷静客观的角度阐述剖析,这就是《看见》教会我最多的东西。 作者柴静,知名记者和主持人,《看见》是她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她从一名菜鸟记者,在央视摸爬滚打十年,从屡遭曲折,被派去做现场记者,一路见证了非典、汶川地震、两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面对现实犬牙交错的切肤之痛,她没有选择呐喊呼救,而是用一种极为冷静的宣泄倾于笔尖。时代在悄然变化,而她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记录时代的史官,在大众都不知不觉地镶嵌于大时代的时候。但诚然,没有人能够逃脱时代的席卷,她记录的,是我们经历的,也是她经历的,人人亦是。 《看见》所记录的十个故事,都取材她的职业经历,不一定惊心动魄,感人肺腑,但是却触动人最软弱的地方,仿佛每一个读者都与柴静一起经历了她在苦难和苦涩下内心和潜力一步步地艰难成长的过程。就像重生一回。在这段经历中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这些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阴暗面,只是相对而言。人习惯性的遵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规则,将一切与社会潮流不同的称之为异类,对所有道德准则下的黑暗予以蔑视。言不由衷,身不由己。无数次的陷入,又无数次的逃避。讶异于野蛮的婚姻,无声的哭泣,无知的懦弱,沉默的爆发。我们真正缺乏的是直面现实惨淡的勇气,和一颗看不懂什么才叫希望的心。记得书中提到的自尊问题,老赵说:你想采访弱者,就要让弱者同情你。在这个追求平等与公平的社会,能让人坐到一张谈判桌子上的,绝对是处在双方都认可的舒服状态。这是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起码的自尊。“只求了解和认识而已”,什么是还原真实?难道踩猫人的忏悔就是真实?大众在要求真实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想看到自己所想要的结果,每个人都觉得和我想的一致,那么媒体所呈现的就是真实的事件。书中记录的王在吃完饭后说的那句话:其实我也很善良很有爱心,这件事只是欠考虑。细思极恐,不寒而栗。我们想要的是看到她人性中怜悯的一面,却仿佛看到了更加阴暗的内心。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报道,一名记者在拍摄的时候,眼睁睁看着当事人陷入囹圄,没有伸出双手,而是选择旁观,事后,将其记录的所有供大众观看。理论上,他还原了真实,真实记录了一切,做到了记者的职业操守,结果却令人唏嘘,寒心。很多时候,学会保持独立性的自我,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倾听的角度了解并理解当事人,拒绝一味谴责,一味泄愤。人心自有。 印象最深刻的首属药家鑫事件。《看见》让我们有机会从药家鑫的内心想法的角度再度审视整件事的经过,而让我居然惊奇地发现这个被全中国主流媒体断定为“杀人魔”、看似罪无可赦的药家鑫竟然也有那么无奈的一面,而他更像是一个选错了方式的孩子,令人惋惜。《看见》还让我们看到了“非典“时期从医人员的艰辛和巨大的生命风险,每一天都与死神是如此的近;让我们看见了还有卢安克那样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没有《看见》,没有柴静的用心寻求和发现,也许许多事情的真相和许多默默无名的人就将这么一向被淹没在时间的潮流中了。勇于质疑并尽力挖掘真相正是柴静在《看见》中所散发出的作为一名记者最最珍贵的精神也是我被《看见》深深吸引的原因吧。回到自身反思,那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干劲算是我缺少的吧,更多时候是在对事事保留着浅尝辄止的态度,过去的是因为学业排的时间很紧张实在是很少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浅尝辄止无可厚非。来到了大学,时间上相对自由了许多,在保证了学业的基础上,是该用计划规划好课余时间认认真真地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其次,《看见》还让我真正理解并学会了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并用心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就算是最权威的媒体也会有偏颇失实之处,盲目跟风并随意评论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和伤害。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对于刚走入大学的我如何调整自己不久的未来投身于工作时的心态尤其具有现实好处,或多或少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的不易吧。每一步成长都充满着相当多的苦涩和困难,每一次蜕变或是来自于或是刚入业时的常常的辛苦熬夜加班,或是一些前辈的不经意的话和深刻的指导等等方面,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完成了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也从一个刚进入工作的小女生到了这天受到众人瞩目的位置,其中的汗水想必只有她最清楚,在看《看见》的同时我们也是在和柴静一齐成长着,以她的视角审视着在这片56个民族共享的中华大地上,发生过的那些在我们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以前。不争不辩,依旧在她的岗位上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是她在书外同样表现出的那份本真朴实的气质吧,只能让人远远地仰慕。这是她的梦想,同时也是我的理想。一起在书中成长,一起看见,一起见证中国之崛起,即使有所不足与黑暗,但是我们一路向前。 最后,《看见》带给我的不仅仅仅是书籍资料上的的享受,也让我能有机会认识了一位很坚强很了不起的中国记者柴静,从书和作者身上我都同样收获丰富,也期望这份收获今后还能带给我更多的有好处的启示和指引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95ab2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