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暗示教学法,有效提升儿童写作能力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合理利用暗示教学法,有效提升儿童写作能力 作者:李媛媛 来源:《读写算》2020年第16期 摘 要在心理学上研究表示,心理暗示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理现象,主要是指人或者周围环境、语言或者非语言的形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则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以及行为的反应。而小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尚未成熟,在认知语文知识时思维较为简单更加直接,学生的心理情况非常符合暗示教育法的外在因素,所以利用心理暗示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将对暗示教育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探讨,希望可利用暗示教育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 关键词暗示教育法;小学生读写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6-0187-01 在当前小学教育中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综合表现方式,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从当前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暗示教学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一、为学生构建暗示环境,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较为直接,教学环境会对学生的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采用文字性的教学方法对语文知识展开讲解,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教师需要利用教學环境来为学生设置暗示条件,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相对静止的,但是却由于教学环境的多方面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对于学生的读写能力来说,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学习环境会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良好的环境因素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智力发育以及提高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刺激,则会抑制学生的成长。教师可通过在教室中悬挂名人名言或者刺激性标语、书写主题板报,或者让学生在桌角写出自己的座右铭作为时刻激励自己的学习目标,都是为学生建立暗示环境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室中,教师可以张贴团结互助的标志性词语来刺激学生,虽然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能会忽略墙上的标语,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见到团结互助的标志性词语,会对团结互助精神产生一定的认知,随后教师再以团结互助的主题让学生来进行写作练习,即可充分引发学生的主观性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在写作练习之前,也可以根据团结互助为主题展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中发表个人意见与想法,这些刺激性的标志性语言都会无声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二、教师运用心理暗示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力思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所以教师运用心理暗示手段会更加有效。心理暗示的运用原则主要是为了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学习潜能,为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放松学习心态,从而对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展开教学。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很有可能没有读写方面的学习信心,而学生的学习信心往往来自教师的信任。教师信任学生的外在表现往往来自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后进生应当更多采取鼓励的方式展开教学,督促学生不断进取,获得成长与进步。除了鼓励以外教师也需要针对后进生,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第1步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留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进行回答,逐步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随后可以让这部分学生上黑板来讲出自己对于课文的独特理解与想法,给予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也可以让这部分学生为别的同学进行改错,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出现迟疑的情况,教师应当加上言语中的鼓励,这样学生会在心中逐渐建立学习信心,学习更加积极,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学习信心,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根据课程要求扩展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我暗示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否能够成功全要看个人的心之所向,如果可以给予大脑正面的刺激,那么大脑就会充分地活跃起来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需要时常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暗示。首先让学生在进行读写练习前,让学生在心中默念“我能行”的激励短语,充分引发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随后引导学生去联想自己在之前读写练习中获得的表扬,说出自己在读写方面的优点和能力,并且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这一次要做得更好,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和成功景象再一次展现在学生脑海中,从而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理暗示在语文教学读写能力中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暗示学习环境,同时利用暗示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丰.积极暗示教育促孩子健康成长[J].早期教育(家教版),2010(10):22-2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e4892d26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