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之”作何解

时间:2024-03-29 18:06:3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作何解

作者:方关军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1年第09

听课发现,不少教师在执教《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将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一句中字解释为用在主谓结构当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一因为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上对这句话是这么翻译的: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天子发怒就是一个主谓结构;二因为互联网上也多作这样的解释。经查阅,果如此。而凭本人的语感直觉,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

为便于说清问题,不妨把《唐雎不辱使命》的相关原文引述如下: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_-2也,怀怒未发,休稷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要讨论的作用,关键是要弄清这里的字是什么词性,天子之怒是什么结构。根据这段文字,画线的句子中六个加点的应该是同一种用法。从语义分析,秦王与唐雎在谈论什么?不同的人的发怒的情景状态问题,即何为天子之怒,何为布衣之怒士之怒庸夫之怒有何区别,是关于的概念的讨论。可见应该翻译为怒态发怒的情景状态。当代古文普通话翻译家于在春把它翻译为威势”(《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第48),都属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那么,天子之怒就应该是一个偏正结构,翻译成现代汉语即为天子的怒态,或天子的威势。这个意思,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也可以翻译成天子的发怒,这里的发怒看似动词,其实是指带有名词性质,通常都会把它理解为发怒的情景状态。故此,这里的字无疑应该理解为结构助词

再则,判定用于主谓结构当中的字有一条规律,即如果把字去掉,其句意不会改变。如上文中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等句中的,都可以省略,其句意不变。那么,现在再来看一看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个句子是否也是如此呢?从语境分析,它显然是一般疑问句,秦王问你也曾听说过天子的发怒(的状态)括号里的话无需补出,就知道问你曾否听说过天子的发怒是什么状态。故而唐雎也不会听错,他的回答就是臣未尝闻也。而秦王后面的话也恰好印证他这句话的意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显然就是指发怒的状态与结果了。那么,如果去掉这个字,翻译成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意思是否也一样呢?其差异是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易见的。孤立地看,就有了两种理解,既可以把它理解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般疑问句。如果作为反问句理解,它的问意即是天子会不会发怒,言外之意天子是不可能发怒的,当然也就不可能被听说;如果作为一般疑问句理解,它的问意才是你曾否听说过天子的发怒状态,这与你也曾听说过天子的发怒吗的问句是一样的意思。然而,作为普通的翻译,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意译(请注意是意译”)先生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吗也是可以的,因为这里秦王与唐雎谈论的话语情景就已经明示了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但作为研究此处字的用法与意义时,则不能把它当作主谓结构当中的结构助词来理解了。

从严格意义上讲,从这么多教师因此而产生误解的结果而言,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法不可取,还是应当把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一句翻译为你曾经听说过天子的怒态吗你曾经听说过天子的发怒吗较为妥当。这有多种权威版本的译文可作佐证。其一,当代古文普通话翻译家于在春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一书翻译为:你也听说过帝王的威势?”(出处同上)其二,宋晶如注译的《古文观止》一书中翻译为:你也曾听过天子的动怒?”(中国书店1982年版第154)其三,上海师大杨金鼎先生主编的《古文观止全译》翻译为:先生可也曾听说天子的发怒吗?” (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16)其四,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古代诗文助读》翻译为你曾听说过天子的发怒吗?”(1985年版第492)至于将它翻译成您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吗,除了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及其衍本之外,我还没有看到过其他的版本。

从教材的严密性考虑,为了防止教学中产生误解,课本还应当对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等句中三个字的用法作特别的注释:用于主谓结构当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元义。以区别于前文中用法。

其实,对于教师来讲,任何参考用书都不过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而已,网络资料则更不用说了,使用时还得自己动脑。在拿捏不定时,应当多参考一些资料,综合多家之言形成自己的观点,方可避免或减少教学上的偏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3624d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