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设计 望都县实验学校 袁小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朗读、背诵全诗。 2、反复诵读,体味本诗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3、把握诗歌主旨,领悟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作者、作品介绍 1、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后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其中著名的有《马说》《师说》《劝学解》等。 2、选自《昌黎先生集》。水部,唐朝工部的一个司,掌管水利方面的政令。张十八员外,即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吴郡人。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其乐府诗颇多为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 3、此诗作于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注意字音及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 3、学生默读,翻译本诗,出示译文。 注释 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sū):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绝胜:远远超过 ⑥皇都:长安城(唐朝京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三)、细读品味 1.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润如酥”是一种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雨,细滑润泽; 草色,若有若无,稀疏,矮小,朦胧。 “润如酥”是比喻,新颖,传神。 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前两句的景象。 在如酥的春雨的滋润下,小草悄悄地冒出幼芽尖,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这就是早春的草色,当诗人满怀欣喜地想走近观看时,那淡淡的青色反而不见了。远远望去,草色新绿,走近了反而看不出。这正是早春草色的特点,靠了诗人传神的妙笔记录下来。 3.后两句诗抒情。作者用什么方法表达到对早春的赞美的? 后两句诗用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作者首先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就是把春说成是春季中最美的一段时间。绝胜:远远超过。烟柳:如烟之柳;烟雾笼罩的柳林。亦泛指柳林、柳树。为什么早春的草色要比皇城的出处烟柳好呢?只因为春草蕴涵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勃勃生机,而杨柳堆烟的暮春又有什么稀罕的呢?一个“满”字,说明春天已经快过去了,那时已是暮春时节。作者说早春之景“绝胜”暮春之色,用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之情。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烈期盼和赞美之情。 4.教师小结: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春色的特征。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5.课上练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练习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aea49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