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就是五月初五节,端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午”就是天干的“甲、乙、丙、丁、午、巳、庚、辛、壬、癸”的午。午也就是每个月有三个“午”日 。五月又称为“午月”,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跟春秋我国的“上巳节”差不多的意思。每个月分上、中、下“巳日”。每年的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节”,也就是踏青节。因为“上巳节”和“寒食节”、清明节相近,现在只存在清明节。 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云,有的说纪念屈原的,有的说纪念五子胥的,有的说纪念曹娥的。 纪念屈原的出处是:战国时期屈原在楚国做三闾大夫时,一开始楚怀王非常重用他,楚国治理得非常好。后来楚怀王宠妃郑袖和佞臣靳尚以及郑袖的儿子子兰,对屈原无情的陷害和打击。屈原被流放。屈原于五月初五含冤投汩罗江而亡。 纪念伍子胥出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用重金贿赂吴国的佞臣伯嚭,陷害伍子胥。吴王夫差听信谗言,逼伍子胥于五月初五投江自杀。 纪念曹娥的出处是:曹娥的父亲是搞祭祀的,不小心掉到江里淹死了。十四岁的曹娥在江边寻找父亲的尸体七天七夜都没有找到,哭干了眼泪,哭哑了喉咙。曹娥脱了一件衣服,对天祷告说:上天显灵,衣服漂到哪里,父亲的尸体就在哪里。衣服抛到江里,立即被旋涡卷走了,曹娥纵身一跃,投入旋涡。三天后,人们发现曹娥尸体紧紧拖着父亲的尸体而漂出水面,曹娥投江的一天就是五月初五。绍兴的先人们就把曹娥投的江叫曹娥江,世代称赞曹娥为孝女。 以上的几种说法都有依据。我还有几种说法说明端午节很早就存在。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姓田,名文(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父亲田婴是齐国的名臣。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有个妾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生了个儿子,取名田文。田婴知道后就要把这个孩子扔掉,因为在当时端午节生的儿子长到门户高的时候,对父亲不利。生的女儿长到门户高的时候对母亲不利,妾没有听田婴的话,而是偷偷地把田文养起来。田文长大后和其他兄弟一块儿去见田婴,田婴十分恼火。田文说:人的命运是在于命,还是在于门?如果在于门的话,你把门加高,况且我的身体也长不到门这么高,与你父亲有什么关系呢?田婴听到后感觉到田文说得很有道理。对田文逐渐好起来,便让田文主持家务。田文当家后天下名士被田文所吸引,食客常达三千。田婴便把田文立为继承人,还把他的封地薛(今江苏邳县)也给了田文。后来,田文被齐湣王封为孟尝君。 宋朝的宋徽宗赵佶也是端午节生的,宋徽宗的父亲宋神宗赵顼一开始也忌诲赵佶的生日,但后来还是让他继了位。宋徽宗晚年虽被金人虏去北方,但宋徽宗的书画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看来,端午节很早很早就有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夏历,夏历是由大禹所创的夏朝(公元前22世纪)制定的距现今有四千多年。我们现在的四时八节也出应该从那时起逐步形成的。端午节是八节之一,也应该很早就有了。 端午节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为什么要选五月初五为节日,各有各的说法,没有标准的说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ed2df352ea551811a687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