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归来》观后感 看完《虎王归来》,我的总体感受是:影片幽默、恶搞经典、寓教于乐;片头精致,节奏感强;人物形象设计富于美感,画面丰富;联系流行元素,直讽现实,结尾感人。 影片一直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很简单却深刻的道理:人类才是最凶狠狡诈的动物,是其他任何生物所望尘莫及的,比老虎可怕得多;同时人与动物应当和平共处,共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是很有深度的,跟《中国虎》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处,简而言之就是人类的自我批判和动物保护。然而,在第一点上表达的并不深刻:对人类的批判仅仅是靠小刺猬滚滚的几句简单抱怨,人类主角武小松非但没有自我反省反倒流露出一种不屑。而在第二点上,要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个接近真理的道理,在几乎地球人都知道的情况下想让人们有较大感触就需要用非常规有新意的手段进行表达,然而影片却是用虎王的嘴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喋喋不休地说出来:“听说你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人类和动物要和平共处”,一下就大打折扣,“和谐社会”这样的话,完全可以不说,让观众自己体会,说给大人听,让人感觉很假。说给小孩听,这些道理却不一定都能领会。但结尾虎王用自己的行动——瘦弱的虎躯(不吃人类),救下武小妹并好好的照顾(“每天要保证她八个小时的睡眠”这样的关照,让我不禁感到他是一个多么慈爱的老伯伯),又从悬崖下救起武小松,证明了老虎是不会伤害人类的,是可以和人类友好相处并成为朋友的,这样表达方式比说教的作用要大的多,是感人的。 《虎王归来》的故事改编得比较新颖有悬念接近受众。儿童是影片的主要受众群,主角也从武松变成了武松的“后人”武小松,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不管是从思维方式还是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使用的语言都大大接近了受众心理,他身上的十八般武艺,勇敢又有点害怕,不愿在同伴面前丢脸,都是小孩心理的一种写照,很容易引起小观众的共鸣。细节的改编喝酒改为喝奶,由此还引起的《喝奶歌》都很有意思,也给影片增加了不少笑点,和刺猬滚滚的斗嘴,面对老虎本能的畏惧,却要克服畏惧跟老虎打斗,体现了小孩的逞能心理。一路上遇到三次老虎,前两次都是假的,这两次可以说借鉴了两个成语:为虎作伥,狐假虎威,还使用了现代的流行元素,周老虎,这些都自然地不露痕迹对孩子们产生了一种教育作用,更多的猛虎实际是人类自己装的,真正的老虎并不想伤人,想要伤人的其实是人类自己。让一个孩子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重要性也比让一个大人领悟到这一点要有意义得多。 另外,对于影片的幽默,我感到很大部分来自于方言的配音,《武林外传》式的说话腔调,确实看时很搞笑,但影片结束笑完之后,在我脑海里留下的东西却不多。而且对于小孩来说不一定都能听懂这些方言,即便听懂,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也会产生一些误导,比如他们很可能就会把说狐狸话方言的人当成坏人。也有人认为,影片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动物用了不同的方言,损害了某些方言地区的人们的感情,说凭什么就用河南话作为狐狸的语言,是不是就是说我们河南人狡猾呢,这样的看法多少有些小题大做,但也展现了一个事实,方言在传播上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普通话才是发展趋势,电影还是使用普通话的好。内容风趣生动才是根本,不在于实现它的载体是否具有喜感。 影片的细节很用心,但也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影片在危险的打斗过程中用了双语的字幕提示,让小观众能直接的感受到这个动作是不能模仿的,这很用心。人物的形象上,设计是具有美感的,尤其是老板娘的形象,泼辣婀娜也很有责任感,成年人对未成年的关爱与保护体现很得当又具喜感,但是动物的形象就打了折扣,前两只老虎都不够威猛(或许是导演认为是两只假虎有意为之),其他小动物的形象特征都不够鲜明,打斗的动作也多重复,看久了就会感觉审美疲劳,摸鼻子会让老虎粉身碎骨的创意可嘉,用的次数多了也就疲劳了。武松打虎那段配乐用的京剧的敲打,节奏感强,也很引人入胜,可后面的打斗场面就没有了相应的配乐,甚至听不见配乐。故事的逻辑上也有些美中不足,武小松能听懂动物的语言,但有时显得其他人也能听懂动物的语言,有时候又听不懂,这让人看得有些迷糊。还有那少林十三僧,前面一点没有交代,武松射了一支信号箭,突然就出现了,多少有些突兀,我想他们的出现应该是为了后面发挥十三擎天柱准备的吧,我特地数了数确实是十三僧。 总之,我觉得这部影片是比较成功的,有故事,主题深,形象、配音、配乐、片头都很用心,新鲜的词汇,雷人的话语,引用流行元素,很有大片风范。尽管还有许多不尽如意之处,但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b2cc6030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