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基于莫言诺奖感言的语文课

时间:2024-03-11 04:48:3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堂基于莫言诺奖感言的语文

作者:陈顺华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1

要:20121210日,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发表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获奖感言。笔者抓住这一学生关注的热点,以这篇获奖感言为例开展了一堂语文课。笔者认为只要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方法能贴近学生实际,作业布置能提升学生能力,技工院校的语文课照样可以上得很精彩。 关键词:莫言 诺奖感言 技工院校 语文教学

很多技工院校的教师感叹语文课难上,一是教材枯燥,二是教法死板,三是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教学效果较差。但笔者认为,教材无非是种材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找准契机,一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好语文课,实现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笔者的一堂以莫言诺奖感言为底本的语文课就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堂课,笔者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教学内容要激发学生兴趣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笔者在10月中旬上课时已经给学生讲过了。笔者还找出了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给学生阅读,并举行了读书沙龙活动,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可以说通过这次读书沙龙活动,同学们对莫言已经不再陌生。

1210日,莫言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诺贝尔晚宴,与大约1300名客人一起共同庆祝这一荣耀并发表了精彩的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觉得这又是一次难得的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机。于是第一时间找到了莫言颁奖晚宴的演讲全文并印发给学生。当学生拿到莫言的演讲稿时,教室里一片欢腾。笔者会心一笑,知道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只要学生喜欢读,这堂课就能上好。

二、教学方法要贴近学生实际

看到学生差不多都读完这篇获奖感言了,笔者就提出四个问题:莫言的演讲稿题为《讲故事的人》,在演讲中他讲了哪些故事?请复述。

这篇演讲稿最打动你的是哪些句子,请读出来和大家分享。 莫言最后讲的三个故事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 从莫言的成长历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四个问题分别从两个方面、四个角度来考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第12题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读、说、听能力和字、词、句感悟方面的技能培养;第34题侧重于语文的人文性功能——职业素养和文学作品的社会教化方面的培养。四个问题难度逐渐加大,答案的开放性和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逐步增强。笔者发现,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法相比,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的方法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深受学生喜爱,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较好。

3题比较难回答,开始笔者的期望值并不高,但学生的答案出乎笔者的意料,有的答案很有深度。例如有的学生说患难见人心,有的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的说害人必将害,有的说是印证了前文提到的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等。最后一题则是一堂人生教育课。有的学生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有的说要孝敬父母、感恩社会,有的说要学会逆境成才等等。事实证明,最后的教学效果与笔者预先设立的教学目标达成了一致。 三、作业布置要提升学生能力

作业布置是门学问,布置得巧妙可以事半功倍,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布置得不好,则会失去作业的意义,让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甚至感到反感。

在开展本次教学之前,笔者在《透明的红萝卜》读书沙龙活动中就要求学生收集诺贝尔文学奖和莫言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找到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为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学生而言,诺贝尔文学和莫言已经不再陌生,距离感淡化了,读《讲故事的人》演讲稿时就像在听邻家老伯拉家常。所以课前作业要侧重预习效果,它决定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心理期待。

课堂上通过四道题目检验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表达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课堂作业关键要贴近学生实际,太简单达不到教学要求,提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兴趣。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笔者布置了两道书面课后作业,学生任选一道完成:一是将课堂上的第四题从莫言的成长历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由口头作业变成书面作业,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阅读并在校刊上发表;二是写一篇演讲稿,假如你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在颁奖现场你准备如何演讲。第一题侧重学生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的能力,是思维的延续;第二题则是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坚定技能成才的信心,树立远大目标,同时也是对演讲稿这一应用文体写作的实际练习。

总之,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切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使之成为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有效载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12896ea5e9856a5612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