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杜甫代表诗作的修辞手法 作者:李胜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4年第06期 杜甫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拥有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前代诗歌比较宽容,主张“转益多师”而不轻易否定。他融合前人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特别是修辞手法,在炼字用词上力求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最终成就了众多的惊世之作。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中,国家动荡,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在血与泪的滋养下达到了巅峰状态,《春望》《月夜》以及“三吏”“三别”等大量名篇广为流传。在这些诗歌中,都体现出修辞对其诗文创作的重要性。 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创作时,杜甫身陷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眼见山河依旧,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作者用满心的感伤写下了这首律诗。 首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国破”对“城春”,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是使人留恋的季节,然而诗人此时面对的却是国家的破败景象;“山河在”对“草木深”,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对应生情,为全诗营造了荒凉、悲凄的氛围。诗文中使用对偶手法,使句式整齐对称,音节和谐,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如果诗人只是直接叙述国破家亡的事实,而没有与现实荒凉的场景对比,就不会有撼人的艺术效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触景生情,移情于物:一方面采用了拟人、对偶的手法抒发了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另一方面,作者还运用了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花鸟亦是如此,人又怎堪此情?颈联中“抵万金”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当时一封家信胜过“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战乱中,面对死亡、饥饿、孤独,在孤零零的漂泊者心中,一张薄薄的家书胜过“万金”。虽则夸张,但对于这样一个无助而又无奈的人来说,这实不为过。不仅是诗人,当时所有饱受战乱而家破人亡的人都有同样的心情,因此能够深入人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凄惨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而“更短”则显愁的程度。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悲哀。全诗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使诗句精练流畅而又情感饱满,反映了诗人在国难、家难当头时,热爱祖国、心念家人的深切感情,一起呵成,脍炙人口。 天宝十五载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七月,离家北上为肃宗效力,却在启程不久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杜甫写下了《月夜》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整体运用婉曲修辞法,通过想象家中妻子独看明月、思念远方丈夫的忧虑、凄凉的场景,来委婉表达自己此时独看明月、怀念妻子之情。虽写的是妻子的形象,但不难想象此刻诗人独自望月的凄凉心境。诗人将妻子的形象和心境描绘得如此真切、细腻,亦可见其对妻子的关切和怀念。 首尾两联形成对照,前者想象分别之时妻子在闺中孤独凄清的“独看”,后者则写遥遥无期的“何时”能与妻子重逢,泪眼对看诉辛酸的“双照”。前后呼应对照,两相比对,更显离别时的孤独凄清,给全诗笼罩上离乱中忧伤、怅惘的氛围。第二联写儿女还小,未谙世事,还不能懂得“忆长安”,妻子只能一人明月独看。以儿女“小”“未解”来衬托妻子的孤独相思,更能打动人心。第三联运用对偶手法,写妻子在夜里望月思夫,夜深雾重,头发手臂都已湿了,还不肯回屋入睡,还在为丈夫担心。二三两联侧面衬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凸显出妻子的形象;亦由“虚”的妻子,表现出“实”的诗人自己,虚实相生,更能表现全诗的主旨。 此外,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在其名篇“三吏”“三别”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使这些诗歌感情深沉苍凉,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石壕吏》中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运用了对偶和对比两种修辞手法,严格对称,韵律有力,读来有种使人震撼的力量。另外,一“呼”一“啼”, 一“怒” 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渲染了县吏横行霸道的叫嚣气势。“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存者”的“偷生”与“死者”的“长已矣”两相对照,也衬托出这家人因战乱而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再用对照的手法,来叙写夜里吏捉人的结局:老翁“逾墙”逃了,老妇被抓走,剩下“无完裙”没法露面的“幽咽”的媳妇以及“乳下孙”。沉郁的感情色彩突显纸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朝廷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的社会现实。《垂老别》中写“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诗人一开头就使用衬托手法,用“四郊未宁静”的时代动乱气氛来衬托老翁“垂老不得安”的悲惨遭遇和沉重的心情,给人以沉郁压抑之感。“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用反问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气,更显老翁无尽的悲思。“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幸”与“悲”的对比,展示了老翁牙齿虽完好但骨髓将干的身体状况,实则表明了他已没法支持下去的状态。“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前线草木中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和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夸张手法使这一现象扩大化、形象化、深刻化,从而达到深入人心的目的。最后一句“弃绝蓬居室,阔然催肺肝”中的“催肺肝”,运用夸张手法写老翁狠下心离开孤苦伶仃的老妇,离开生他养他的家乡后,撕心裂肺般的痛苦,把全诗沉郁、悲痛的感情推向极致。全诗在这里结束,撼人的悲怆余音却长响于读者的耳畔。 修辞是没有时代界限的,不管古代也好,现代也罢,只要有语言文字的存在就会有修辞手法的运用。杜甫可以在他的诗作中大量使用修辞,使他的诗作流芳百世,学生也可以用修辞来为写作文服务,只要把修辞用得恰到好处,就会使文章大为增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073a9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