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作者:谢小兵 来源:《剧作家》 2020年第5期 谢小兵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早在语言产生之前,人们便凭借舞蹈来交流感情,欢庆节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场舞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大众健身的舞蹈形式,近年来已然形成一种热潮。广场舞起源于社会生活,是人们为了舒缓压力、愉悦身心和强身健体而自发产生的社会性活动,常以城镇广场的空地为场所,以简单而有韵律的体操化的动作为主体。广场舞拓展了中老年群体的生活空间,提供了一个进入到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切入口,帮助人们实现个人价值,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一、 广场舞的社会功能特征 (一)提高身体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以及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广场舞是一项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群体性健身活动:一是长期规律的舞蹈活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缓解大脑疲劳和精神压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强身健体的效果。二是在繁忙而充满压力的生活节奏下,这样一种以轻松、愉快、休闲为基调的方式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而,广场舞能够以最大的范围、最便捷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并在广场舞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育人们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二)促进交流,提升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广场舞和社区文化为媒介,建立起一个可供人们进行交流与互动的社交网络。每一个广场舞的参与者都能够通过这个社交网络进行沟通联系,结识新朋友,建立起良好有效的社交关系。人们在广场舞的交流过程中,能够找到舒适的放松方式。这既扩宽了他们的交际范围,同时又为人们带来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拓宽家庭圈子,融入社会群体,人们能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释放自我的过程中,更自信,更有活力,增强自我认同。与此同时,所有人在这个集体中,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遵守着群体的规矩,相互友好协作,逐渐形成了集体认同感和较为强烈的个人归属感。 (三)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广场舞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于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的需求,它不受身份、地位的约束和局限,因为共同的地缘优势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群体。在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个人自身的和谐成长,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更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上。广场舞提供了一个联结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透过人们具有主动意识的交流、互动,经历不断的适应、磨合、成长,逐渐达到和谐统一的集体氛围,由小及大,由点到面,有利于推动构建整个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 广场舞的文化价值体现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广场舞的主体为中老年群体,这个群体长期脱离社会,以至于对于艺术和审美都不具备较高的鉴赏能力。随着广场舞的发展,对于整体的表演性和艺术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广场舞逐渐融入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经过不断的改编、加工和创新之后,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又能提升普通民众的审美能力,提高对艺术的感知力和鉴赏力。 (二)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 广场舞具有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承担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作为一种休闲文化活动,它丰富了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激发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渴求,实现了人们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此同时,广场舞引领并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其所产生的正面的社会文化效应,既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和延续,又促进了当前群众文化建设。 当前,广场舞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参与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群众文化生活。因而,要更加重视广场舞所蕴含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加强对广场舞的规范管理和政策引导,使广场舞真正成为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大舞台。 (作者单位:虎林市文化馆) 责任编辑 岳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50d5dc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