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 随缘行止随遇安,祥和弥漫充环宇 散文随笔 | 随缘行止随遇安,祥和弥漫充环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某某人在说“这个人很随和”之类的话。但什么是随和呢? 有人说,随和是和顺而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也有人说随和是犯傻,凡事予方便。其实,真正的随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我看来,随和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一种大智慧,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待人接物时的蔼然,是无所事事时的澄然,是日理万机时的断然,是春风得意时的淡然,是惘然若失时的泰然。换句话说,随和就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是让自己的一切变化顺应自然。 “随缘行止随遇安,莫谓隐忍太沉寂;祥和弥漫充环宇,逢执即舍保常宁。”一个豁达开明的人,无论其初始性格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渐趋于随和。但对于那些涉世不深之人,如何才能做到“随和待人,随和处世”,如何才能达到当随和处要随和的心境呢? 第 1 页 共 3 页 首先,需要宽容大度,需要有与人为善的品质。孟子曰:“子路,人吿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这段话的本意就是要我们汲取别人的优点,与他人同做善事。在为人处事方面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胸襟广阔,豁达有度,不计小怨,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在待人接物方面效法自然之道无私行善,像水一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人生修养的境界。 其次,需要淡泊名利,需要坦荡无私的心境。《老子》中所说的“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便是随和的另一种诠释。“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随和的人对所追求的事物都有个正确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道德规范和人生准则,做到不重名利,不计得失。“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祥明德性坚定”,随和不单是一种心胸豁达的表现,它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随着坎坷、困境,因而要学会用一种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去看待这一切,这样人生才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 此外,随和还需要良好的自身修养,它并不是放弃尊严,更不是一味的忍让纵容。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随和直接能影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2d1772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