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伞》 (一)活动目标 1.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2.尝试仿编诗歌,创造优美动听的语言效果。 3.通过仿编诗歌体验创造的快乐,学会助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挂图《伞》,图上有大杨树、荷叶、蘑菇,背景图上画出下雨的线条。 2.贴绒教具小喜鹊、小青蛙、小蚂蚁等小动物若干。 3.幼儿绘画,制作所用的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从生活经验导入。 (出示小伞)导入语:“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呢?下雨的时候,你有自己的伞吗?下雨的时候,小动物们怎么办呢?想一想,它们会用什么当伞呢?” 2.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教师可提这样的问题:“图片上的天气怎样了?图片上都有什么?下雨了,我们让图片上的小动物到哪儿去躲雨呢?为什么?”引导幼儿将图片上的小喜鹊.小青蛙.小蚂蚁放到“伞”下面躲雨,并启发幼儿说出这样做的理由,即说出xx是xx的伞。 (2)引出诗歌,并丰富诗句。 教师提问:“大杨树长在什么地方?(公路旁)”“大荷叶长在哪里?(水塘里)”“大蘑菇长在什么地方?(山坡上)”幼儿讨论后师生共同连句组成完整诗歌:“公路边的大杨树,是小喜鹊的伞。水塘里的大荷叶,是小青蛙的伞。山坡上的大蘑菇,是小蚂蚁的伞。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伞。” (3)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诗句的结构。教师配上优美的音乐,生动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引领幼儿想象诗歌温馨的意境,体会诗歌温馨的情感。教师可提问:“这首诗歌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我们应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读这首诗歌呢?”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 (4)启发幼儿给诗歌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5)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想一想,公路旁的大杨树还可以当谁的伞?水塘里的大荷叶还可以当谁的伞?山坡上的大蘑菇还可以当谁的伞?” 教师可出示准备好的动物贴绒教具,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回忆,能有不同的表达,并让幼儿说出原因,如:“公路边的大杨树,是小花狗的伞。水塘里的大荷叶,是小鱼的伞。山坡上的大蘑菇,是小蜗牛的伞。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伞。”在仿编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的表达。若幼儿能力允许,可让幼儿想一想什么可以当什么的伞,如花丛中的茉莉花是小蜜蜂的伞等。教师可将幼儿仿编的诗句串联成一首完整的新作品,并引导幼儿领会新作品的意境。 (6)小结:评议幼儿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知识小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747ef2d3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