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识13-漫谈我国的传统节日.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文史常识-漫谈我国的传统节日 漫谈我国的传统节日 唐代诗人王维十七岁时游历长安,重阳节那天,他目睹着别人头插茱英,手携佳酿,呼朋唤友,登高赏秋,不禁勾起怀乡思亲之情,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一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篇。诗中不仅饱含着王维深沉而孤独的情感,千百年来引起无数羁客行人的共鸣,而且还透露出古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为我们更深人地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形象的材料。 我国古代的节日很多,有许多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些节日保留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热爱生活、向往未来、富有创造性的文化象征。因此,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习俗特色是有意义的。下面把一些重要的节日按月加以介绍。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殷商时期,春节叫“元旦”,指正月初一,从每年的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在汉代,人们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则把整个春季都称为春节。今天,我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是从辛亥革命以后实行的。围绕着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许多习俗。主要有:(一)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是春节的准备,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宗教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二)守岁。除夕之夜,阖家围坐,通宵不寐,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挽留,也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的期待。一般认为,守岁之举在唐代就有了,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中就描述过他“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的情景。(三)放鞭炮。清人翟灏《通俗编.徘优》:“古时爆竹,皆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春节放鞭炮的作用,原来也是为了惊惮驱逐鬼魅,今天却成为除旧迎新、吉祥喜庆的象征了。(四)贴春联。春联由最早的桃符演变而来。原意也是为了驱灾压邪,保佑平安。《燕京岁时记》描述清代北京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盛况:“自人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家百户,焕然一春。”春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上下联要求对仗工整,格律严谨,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春联自从后蜀孟昶开始以来,出现了许多佳联妙对,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五)拜年。这是春节期间极富人情味的一种礼仪习俗。“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清.柴萼《梵天庐丛录》)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拜年由亲谒转化为佣仆持名刺代往致意。清代还时兴一种“拜盒”,把“贺年片”放在锦盒里送给对方表示祝贺。除以上五种风俗习惯外,古代还盛行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踩高跷、赏冰灯等喜庆活动。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最早来源于道教的陈规。道教把农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但在古代民间,元宵节实际上是春节喜庆活动的又一个高潮。在这一天里,人们要张灯结彩,进行猜谜活动,还要吃元宵、包饺子。元宵节张灯为戏之俗始于汉朝,到了唐代盛况空前,如杨贵妃的二姐。韩夫人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猜灯谜是随着元宵花灯活动开展起来的一种游戏,在南宋时非常流行,“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宋·周密《武林旧事》)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谜猜谜专家。流传下来的谜语也有不少是极富特色的艺术珍品。 社日,古代农民祭社祈年的节日,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诗》:“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讲的都是当时春社庆祝的景象。另外,在秋分前后还有一个社日,叫作秋社,古代人民照例也要庆祝一番。 清明节。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方面,“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清明左右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另一方面,清明的前两日为寒食,寒食原本为祭祀之节,由于古人往往把寒食节延续到清明,这样一来,两者就很难分辨了。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被民间演变为传统节日。古人在清明这天要禁火寒食,上坟扫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盒,轿马后挂褚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醉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褚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旧时文人在寒食清时期间,外出踏青,写下不少佳作名篇。杜牧的《清明》诗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上巳节和浴佛节。上巳原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称为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便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了。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的就是唐代上巳节的盛况。浴佛节,为四月初八,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的诞生之日,故诸寺在这天都要设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浴佛节后来也演变为民间的节日了。 端午,也叫端阳,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传说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在端午节里,民间要举行龙舟竞赛活动,,还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悬艾驱邪。唐以后,端午被正式规定为大节日。 端午节后,到了七月七日,古代人民有七夕乞巧的风俗。民间传说中,“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硢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所以,七夕又称为少女节或乞巧节。这种乞巧活动既是一种游戏,也寓含着古代妇女对爱情、智慧和幸运的期望,有着迷人的诗情画意和浪漫主义色彩。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人们觉得这时的月亮分外明亮,因此,赏月成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此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的另一项活动是吃月饼。这个习俗在传说中与元代张士诚起义有关,其实它不过以月饼之圆象征着合家欢庆之意罢了。整个秋季除了八月十五中秋外,还有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在这个秋高气爽的节日里,古代人民“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齐人月令》)重阳节里放风筝,也是一项喜庆活动。 冬至以后,距离春节期间,还有一两个传统节日。一个是腊八节,这个节日最早与佛教有关。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佛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这一天就叫做腊八(见宋吴自牧《梦梁录》)。后来民间争相效仿,腊八粥成为一种传统的节令小吃。另一个节日是小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民间有祭灶之俗。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比如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回族在回历十二月十二日举行的宰牲节,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古尔邦节、肉孜节,藏族的望果节、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彩,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7f1c343968011ca300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