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

时间:2023-04-27 14:00: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希望能帮到您

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

我们常常会在一些中医书或者文章中,发现方中的重量和当今的度量衡不太一样,明显就是古时的原文。遇到好方子,该怎么换算呢? 比如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煮取一升”的文字,那是不是意味着熬煮的中药,真的要“一升”这么多啊?关于这一点的解释,好像也非常多。到底哪个解释是最标准的? 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2730日出版的,郝万山教授主编的《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 白话解(第3版)当中,有以下说明:

汉代的衡重 相当于现在的(以下同) 1 = 250

1 = 15.625 (最常用) 1 = 0.65 汉代的容量

1 = 20毫升 (常用)

1 = 200毫升(最常用)

1 = 2000毫升 1 = 20000毫升 汉代的度量 1 = 23毫米 1 = 230毫米 1 = 2300毫米

精选doc


希望能帮到您

1 = 23000毫米

晋代以后,在铢和两之间加了分 6 = 1 1 = 3.9 4 = 1 快速换算表: 梗米1 = 180

半夏半升 = 50 (常用) 五味子半升 = 30

厚朴1 = 15克(宽35毫米,长230毫米) 杏仁100枚(去尖) = 40 (常用) 桃仁100 = 30 枳实1 = 18 附子1 = 20 大附子1 = 25 野生乌头1 = 5 五苓散一方寸匕 = 5-6 甘遂末一钱匕 = 1-1.5

宋代(含宋代)以后方书的药量折算 1 = 0.03 1 = 0.3 1 = 3 (常用)

精选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a1b7b80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