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青山意象

时间:2022-07-29 00:13: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诗中的青山意象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戴叔伦《题稚川山水》,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从人与青山的自然关系来看,山脉通常是人类居住环境中最恒定、最醒目的存在之一,故乡山脉的轮廊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齐已《送休师归长沙宁觐》青山在诗歌中常带有故乡居所的象征意义: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战乱中诗人与朋友一同离开故乡,漂泊江南;战乱后诗人送朋友北返,自己却要独留南方。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他乡生白发是他们共同的命运;旧国见青山则是诗人对友人回到故乡的想像:友人虽然可以回到故乡,可是田园庐舍已成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迎接游子的归来。青山白发的颜色对比极为净洁醒目,含蓄地表达了重回故乡的喜悦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而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古第一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与凡人消失净尽,是非成败转头皆为空幻;夕阳无数次映红天空,惟有青山在大地上依旧绵延。相比之下,人的身形渺小得仿佛沧海一粟,人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电光石火,饮酒笑谈的放达之中,终有一丝抹不去的苍凉。

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让人留恋,令人向往;青山的亘古不移为人们提供思想的参照物,启发人们超越俗世名利,也往往导致人们迷失于历史的虚无。诗歌中的青山意象始终交织着诗人们这种矛盾的心态与感受。不过,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他好像在故意卖关子,其实已经透露了栖居碧山的理由——“心闲青山给他一片纯净的天地,把青山当成知已,



1


与之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甚至有死葬青山之志。清代诗人查慎行则把青山作情意相投的老朋友:青山淡如故人,何可经时不相见《入兖州境望徂徕山》。在伤口中最频繁地提到青山意象的当属宋代词人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生查子·独游西岩》

连绵青山似乎欣赏高洁之人,有心和他交谈;词人想招青山来到身边,青山无动于衷,他只好自己搬到靠山的溪边居住。他有一首著名的《贺新郎》,词的上片是这样的: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辛弃疾此时被投闲置散,徒伤老大,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的朋友,只好把青山当作知已。情,自是词人之情;貌,本是青山之貌。作者把自己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宁愿落寞,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他非常喜欢使用青山一词,而且喜欢用妩媚来形容青山,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在他笔下,青山意象极富于人情味儿,甚至带有几分幽默之感。

诗人们喜欢以青山意象入诗,其原因除了山性的深隐旷达、山色的亘古不改,也不排除他们对字本身的喜爱。在汉语表示颜色的词汇中,是最抒情、最富于诗意的颜色之一,甚至在很多时候被用来暗示一种缠绵哀婉的情感: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绵绵青草牵惹起离人绵长的思念,以至于梦魂萦绕;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诗经·小雅·苕之华》,凌霄花嫩叶青青,自己的青春生命却在苦难中虚度,诗人甚至痛苦地希望自己从未出生!同样,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行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 青山的绵延不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像空间。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与惆怅。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范例。根据考官要求,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迹,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几座青山,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一双追索的眼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a5f82d484254b35eefd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