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河 寄情翰墨 诗意栖居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儿女》 2014年第13期 出新并不等于抛弃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文 本刊记者 王海珍 宽阔的案几上,一张宣纸静立,仿佛正在等待与笔墨的相遇。房间四壁,都挂满了主人的作品,有清峻峭立,意境幽远的山水,有生机盎然,呼之欲出的花鸟,有酣畅大气,厚重古朴的书法,还有几张充满童趣,灵动活动的小品画。“那两张是我女儿的作品,她现在也在学画画。”画室主人苏海河的眼神中透着温和的笑意。 苏海河的画室第一眼看上去,与其他画家的画室并无二致,安静清幽,庄重古朴,翰墨间有丝音竹韵之意,是多年浸泡水墨丹青滋养出的气韵,这份气韵与艺术家的气质合二为一——苏海河身上的气韵也如是。 在茶几旁坐定,掬一杯明前龙井,再环顾四周,便会感受到苏海河的画室与其他画家画室的不同所在——一扇飘窗落地窗前,有形色各异的鸟笼悬挂于窗前,窗台上还有数盆绿植矗立,鸟鸣啾啾,花草茸茸,好一幅闹市中的田园生趣。 “我画花鸟,我也喜欢花鸟,花鸟养在身边,一来怡情养性,二来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更有利于传神地表现它们。”苏海河望着悬挂在窗下的鸟笼说,“我从小就喜欢花鸟虫鱼,也从小喜欢画画,如今,观花、养鸟、寄情翰墨绘画还是我的最爱,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儿时的“三味书屋” 苏海河祖籍北京,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童年时代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在上小学一年级时随家人下放农村,在农村度过了青少年时代——那是一段物质上相对来说贫瘠,但是精神世界丰富的生活。 “其实说起物质生活,也还好。”苏海河很愿意讲述那段经历,“我的父亲懂中医,虽然是下放到了农村,但是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很好,懂医术的人在当地也非常受人尊重,农村地丰人勤,温饱自然是不愁的。”童年时代的苏海河喜欢小动物,喜欢画画,农村大地开阔的原野,炽烈的阳光,都成为他成长的养分。喜好小动物与画画的爱好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地生长着,并未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受到影响,反而在农村,寻找到了更适合它们的土壤。 他喜欢鸟儿,从喜鹊到翠鸟都养,“鸟儿不好养,有的鸟儿要吃活物,死尸之类的还不吃,于是放学后就忙着给它们逮蜗牛等小虫儿。”苏海河陷入了回忆,仿佛回望了一次童年。除了鸟儿,还有兔子,甚至蛇等等,有的小朋友怕蛇,他不怕,他觉得蛇是有灵性的,或者说,苏海河内心深处是个自然主义者,他觉得一切生灵都有着各自精彩的生命体验。他喜欢与它们共处,感受着小小生灵带给他的愉悦与别样的生命体验——在小动物短暂的生老病死的过程中,他不仅细致入微地观察着它们那些鲜为人知的特殊习性,也在迎来送往中感悟着生命的更迭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这些或许在当年那个喜欢上山爬树,下海捞鱼的小男孩心头并未留下多么深的感触,但是若干年后,拿起画笔在纸上挥洒心性的画家苏海河内心深处会时不时泛起儿时阳光下,打麦场,小河边,青草旁的种种片段。那些儿时的美好回忆,如今都成为他艺术之路的营养。 在农村,他在养花侍鸟的同时,并未丢下他的画笔,他喜欢画画,走到哪里画到哪里,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那种无拘无束让他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父亲偶然有回城的机会,就会给他带回去一摞画画的白纸,让他尽情地画。“笔一次会买很多根,每次都去铅笔厂买那种没有上色的笔,因为便宜。”他至今记得,有一年,父亲回城给他买纸和笔,遇到一个老同事,那个老同事偶然翻了一下苏海河的绘画练习薄,说,“画得非常不错啊,我给他介绍一个老师吧。”父亲将练习薄交给了那位老同事,后来,老师的事情没了音讯,绘画练习薄也销声匿迹了,说起这些,苏海河依旧满脸惋惜,那些童稚的笔墨,是他的青少年记忆呀。“现在手里还有不多的一些素描练习和写生,我一定要保存好。”那是他农村生活,也是青少年生活的记录,也是他绘画道路中不可或缺的成长历程。 在艺术之海游弋 1980年,时年18岁的苏海河走入部队,在部队他先后做过内务、宣传、士兵等,也多次承担部队的宣传画工作,他的绘画爱好让他在部队中脱颖而出。他也因有多次优异表现而被领导看中。内心深处,他是自然主义者,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崇尚自然,自由,无拘无束,而这样的性格特质,一直伴随他终身。 从部队转业后,他被分配进入文化部下属的外文出版社外文印刷厂工作,单位好,工作也相对悠闲,也适逢上世纪八十年代,各个行业蓬勃发展,其中,就有艺术界。喜好绘画的苏海河在工作中不自觉地开始迈入文化圈子的氛围,文化宫中举行各种艺术名家讲座,他是其中的忠实听众,不管多忙,不管多晚,他都会骑着那辆自行车赶过去,在艺术名家的讲座中吸收营养,如同一块海绵,掉入大海中,有那么多要学习的知识啊。那段时间,他也常去圆明园画家村,与自由画家们接触,感受各种艺术流派与艺术主张。那段时期,是他从艺道路上“兼容并收”的阶段。看得多了,想得深了,就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进行一次深入总结,他的画风也渐渐形成,而彼时,他又有机缘识得中国著名画家张昭基先生,在他门下,认真研习笔墨,色彩。在张先生的熏陶下,他的花鸟画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他体悟到了传统文化对绘画的影响,如果技艺是表象的话,那么传统文化的修为则是作品的灵魂。因此,在苏海河的作品中,观者很容易感受到他画面中呈现出的一种和煦,静美,温润,颇有儒学之风。 一边绘画一边工作的生活持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这一阶段,他的绘画开始走向市场,在外事活动中,在传统文化艺术市场中,或是在海外的巡展中,都有不少斩获,市场也日趋稳定。内心深处向往自由的因子又蠢蠢欲动,终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辞去铁饭碗,做一名自由自在的艺术家。从此,京城多了一个专业画家苏海河。 辞去公职的苏海河创作愈发自由,到中央美院进修深造,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也是在此时,在机缘巧合间,他得以拜会著名画家娄师白,他常常去娄老师处拜访,听老师的人生观,艺术观,此时的苏海河在绘画上已有所成,而在名家那里收获最多的是他的为人处事之道,以及从艺道路上的感悟,如果说学技法是学习外力,那么此时的苏海河修习的是内功。当时中国社会正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面对关于中国画如何发展的争论,娄师白坚决反对“西方会压倒东方”的说法,对此,苏海河很支持恩师的观点:“民族文化艺术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阔步发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曾经有过‘真正的绘画艺术在东方’的感叹……出新并不等于抛弃传统,要继承绘画传统中的精华,吸取母体文化的精髓,汲取外来养分,而且中国画最大的市场在中国……”苏海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观点,放在当下,依旧有很强的说服力。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花鸟山水画,不也正是在这条路上走着吗? 娄师白对苏海河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苏海河从小习画, 为人好善、热情、踏实、不浮躁、不炫耀。在学习书画过程中,娄师白就已经认为苏海河很认真、很刻苦。一个画家不读书、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最终只能成为画匠。苏海河很好学,勤于思考,有灵气,在同辈中比较突出。”他欣然为爱徒提笔写了情感饱满的文章,“看了苏海河的一些作品很是欣慰,我曾提出中国画‘厚今而不薄古,基中可以融洋’的创作观点,可以说他是此观点的实践者,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苏氏鹤”中蕴含着自我 是的,苏海河的作品以传统笔墨为基础,用墨用色颇有王雪涛之风,画风酣畅豪放中又明快温煦,在他的艺术作品中,蕴含着他的个性:豁达开朗,轻松自然。他将时代观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将自然中所感受到的灵动与美好传递到笔端,为观者提供着美的享受。 近年来,苏海河的作品从国内走向国际,并深受国际友人喜欢。藏家甚重,且潜力很大。他的《花开春江暧》是优秀代表作之一。以淡紫色的紫藤,深绿色的叶子相互衬托,灰色的山石倒影增加了水的清澈。水面上不同颜色的三条小鱼自然邀游,使景色更加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苏海河的花鸟画,总是带给人以恬静、祥和、安逸的感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笔下的鹭与鹤,传统的画法或取侧身奔跑,展示其长长的脖子和纤细如规的高足,或写其展翅欲去的姿态。苏海河一改传统而别开生面地取其背影,或曲项小息,或侧脸儿而行,羽无动势,神宁气静,自在悠闲,他笔下的鹤也被评论家称之为“苏氏鹤。”“苏氏鹤”在京城藏家中也名声鹊起,成为藏家案头的心头好,或许,他笔下的鹤正是他自己的内心写照,悠然自得,气定神闲,游走自翰墨情韵之间,在艺术道路上,有人几番寻觅,有人辛苦跋涉,而苏海河,却在笔墨之间,找到了内心的诗意,并怡然自得地享受着艺术之乐。 责任编辑 李菡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84ec82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