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还是“寒喧” 章文丹 “寒暄”是什么意思?想想绝大多数的人都能说出来:那就是“问候的客套话”。 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寒暄”既然是与语言有关,常常将“寒暄”误用为“寒喧”。 实际上,“寒暄”一词意思有:(1)指冷暖。白居易《桐花》诗:“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2)指年岁。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自徘徊河朔,亟积寒暄。” (3)问候的客套话。陆游《南唐书·孙忌传》:“忌口吃,初与人接,不能道寒暄;坐定,辞辩锋起。”;也有作“暄寒”。《南史·蔡撙传》:“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复馀言。”(4)古病名。指肺有痰热,每感寒即发咳嗽(即所谓“寒包火”、“寒包热”)的病证。《医学入门·咳嗽》:“又有一种遇寒则咳者,谓之寒暄。乃寒包热也。解表则除,枳梗汤加麻黄、防风、杏仁、陈皮、紫苏、木通、黄芩。” 现在人们用的最多的是第三个义项——问候的客套话。比如某人与他人之间的应酬话。2010年1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就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东亚峰会前与日本首相交谈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说:“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东亚峰会前,在休息室同日本首相菅直人进行了寒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人们为什么常常将“寒暄”误用为“寒喧”呢?除了人们想当然地把“意思”与“字形”结合起来。然而,问题就出在对 “暄”与“喧”两个字的意思的理解上。 “暄”字的意思有:(1)温暖,太阳的温暖:~妍(天气和暖,景物明媚)。~暖。(2) 松软,松散:~土。馒头很~。~腾。它常常可组成的词语有暄气(暑热之气);暄寒(犹寒暑。亦指年岁);暄热(炎热)都与温暖、炎热的意思相关;暄腾(暄而有弹性)、暄肿(松软胀肿)中的“暄”则是“松软,松散”之意。如:“这屉馒头蒸得很暄腾”。 “喧”字的意思有:(1)大声说话,声音杂乱:~哗。~闹。~嚷。~腾。~嚣。~宾夺主。(2)从口,宣声。“宣”有“宣扬”义,也有表义作用。(3)显赫。“赫兮喧兮者,威仪也。”——《礼记》 “寒暄”一词的本义是——冷暖。“寒”是“寒冷”的意思,“喧”是“温暖”的意思。都是用的它们的本义。如果我们弄清楚了词语的本义,就不会再犯把“寒暄”写作“寒喧”的错误了。 2010-12-2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c963c2f1ed9ad51f01df2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