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科院考博全过程与朋友们分享 作者:yizhou 日期:2006-07-1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我是今年考上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的,(当然现在还没有收到正式的录取通知书,秘书说要到七月份,但说我绝对没问题了,老师也已经给我布置了任务,帮他做项目,所以我敢这样说。)回想自己考博的经历,当时没有人给我提出任何建议,我就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工作了十一年后才上的硕士,是西安的名校。年龄偏大,但也知道珍惜学习的机会,所以三年的硕士一直学习努力,成绩不错,发了两篇论文。对自己学的经济学专业很感兴趣,想再深造,知道上博士英语肯定要求高,在硕士二年级时花几个月时间突击了一下,考了个托福,620分。这就是我的基本情况。 我在去年夏天开始着手,西安学校的博导很好,对我印象也不错,可我在那儿呆了三年,想换一下环境。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自己感兴趣专业的博导,制作一份个人的简历给这些老师发过去(大概发了三份),社科院的博导回复中对我表示了兴趣,所以就决定报考他了,当时并不知道那里竞争很激烈。为保险起见还决定报考本校的。 社科院11月初博士报名,我去了一趟北京,因为研究生院在报名现场卖往年的试题,我不认识人,要自己去买,顺便也拜见一下老师,看看他对自己有什么建议。我买到的是英语和经济学原理往年的试题,但都没答案。专业课所里不指定任何参考书,也没有往年的试题,只能自己看了。见到老师我才知道他自己的硕士生(最后一届的,成博导后不能再招硕士生)也要报考,还有人大的一个(其他还有几个人,我认为这两个是竞争力最强的),当时我就觉得希望不大了,因为社科院的博导一般每年只招一个学生。到三月份考试前我几次想打退堂鼓,因为我觉得英语实在太难了,而且竞争对手好像也太强大了。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去参加了考试,看到所里共有132人报考,招收14人。考试时因为觉得希望不大反而很镇静,觉得专业课老师出得很有水平,考后为自己没机会跟这样的老师学习而叹息了好几天,然后即准备本校的博士考试去了。 五月份本校的博士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考得不算十分理想,正郁闷时,意外的接到北京的电话,通知我一周后到工经所复试。过了三天本校的博导也给我打电话说准备录取我,我跟她说了社科院的复试机会,她让我慎重考虑风险问题,并说如果她录取了我,我就不能放弃(博导的录取名额都很珍贵,如果录取了你又被放弃,不但别的考生没法上,老师的损失也很大,所以也要为老师考虑,最好不要让老师的名额浪费。)当时我真是左右为难,因为不知道社科院的复试淘汰率如何,如果放弃了本校的机会,社科院的又没录取上,岂不是损失惨重?我赶紧跟社科院的老师和系里的秘书打电话,老师在外地,秘书老师真是个好人,她看了成绩后说,我这种情况复试基本没问题,可以上。我就决定放弃本校的机会到北京复试。复试分为专业复试和英语听力、口语测试。我在去前把老师这两年的研究论文打印下来看了看,并大声读了几天英语。我报考的老师只有我一个人过线(分数线:英语55,专业课60,我的成绩是英语60,专业课72、76,所以成绩还算不错),顺利过关。顺便说一下,我们复试淘汰的人不多,我们专业上线的三个人全部录取了。 我觉得今后三年有这样的学习机会真是太好了,我会继续努力的。希望想去上的朋友们经过努力都能成功。 我的体会是:1、社科院确实很公平; 2、很难考,尤其是英语,是中国社会科学考博中最难的,必须认真准备。(引自一本考博士英语书,上面有各个名校的考博英语真题。) 3、一个老师一般只招一个学生(工经所13个博导,14个名额),风险很大,所以最好报两个以上的地方,我报考时社科院的老师也是给我这么建议的。 4、社科院招的博士生数量大于硕士生数量,大概是两倍,所以即使他们自己的硕士都上博士,还是给我们这些外校的留有机会,这点好于北大和人大,因为那里是硕士多,外校的报考更不容易。 附录:社科院工经所公费自费的划分 我跟管录取的老师打听过,确定公费和交费主要看考生的情况,看能否缴费和是否愿意交费,这个问题在复试时老师会一个一个地问考生的意愿和情况。 应届生和年龄小的基本上都能得到公费名额,而年龄较大和有工作单位的基本就要交费了。有单位的人可能不愿和原单位脱离关系,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只拿社科院那不到300元钱会过不下去的,就会申请读委培,自愿缴费,领原单位的工资,我就是这样。 所以希望读公费的基本都能拿到公费名额。这个过程基本和考试成绩没关系。当然如果要求公费的人多,又都是应届的,可能就要看成绩了。公费名额确实比较少,可能就30%左右,但我们这一次几个希望读公费的好像都可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de610d63186bceb19e8bb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