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把握做人与作文的辩证关系 刘小成 兰州市五十七中学(730070) 我们正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形势,面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加大教育的贡献力度的迫切要求,面对新课改,作文教学应该和整个教育事业一样,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应该主动地适应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的提高,以期培养出创新的人才来。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和作文就很重要了。 胡明道在“家长式教学”中主张“教育者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以开发学习者个体潜能,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以‘先学者’的身份组织丰富的课堂生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习得读写能力并形成创造性人格”。她认为“教师是先于学生‘闻道’的人,是先学者,即‘学长’,教师应是‘创造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学”“教人会做”,也要“教会做人”,这就是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是主导者。苏叔阳在《谢谢老师》一文中写道“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教师,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做难做的事是做人,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教师”。他强调教师的作用,当然也包括做人与作文方面的示导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做人---作文》一书也详细介绍了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同时它强调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人,把培养高素质的人与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的写作能力的形成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作文教学的任务。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树立做人的启示和进行无声的诱导。身教胜于言教从来就是教育的重要规律和原则,在作文教学活动体系的各个环节上,教师都不仅在引导学生作文,而且首先应表现出自己应怎样做人,并因此为学生示范。比如在作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教师就不能只叫学生投入而自己远处旁观,也不能只叫学生放开而自己却狭隘拘谨。只有自己也投入了,放开了。丢掉了假面,真诚地面对和看待生活,亮出自己的人格,才可能使这个环节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并为各后续环节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为此我和学生关于水和人类生存现状做了一次集体调查,通过对黄河水污染,城市居民浪费自来水以及植被破坏造成的水资源缺乏等现象进行实地调查,之后让学生自己放开各自的思路,体会各自的感受,再结合实际写一篇关于水为题材的文章,我也写了一篇,写好后,大家一起座谈,学生A看到工厂废水流入黄河中,写了篇《别理我,清清的河水》,学生B看到城市居民浪费水现象严重,写了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C写了篇《我如何节约用水》,学生D通过调查写了篇《水是生命之源》,学生E看到植被破坏,应重视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写了篇《森林:天然水库》等等。结果同学们大多都根据实际写出了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切,内容最具体的东西,很好的把做人与作文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为什么要在作文教学中强调和重视做人与作文的辩证关系呢?俗话说,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文章是什么,无非是口头表达的高级形式而已,或曰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物化形式。清人袁枚讲:“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白居易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论述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做人与为文的道理。处在巨大变革时期的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格局。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势必影响着每一位可塑性很强的青年学生。试想,如果认识模糊心胸狭窄、怯懦懒惰,不尊敬师长、不守纪律、不愿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义务,甚至个人名利私心很重,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又怎么能写出文质俱佳的文章呢?相反,我们读张铭的获奖作文《第一次失眠》,读获得“‘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方欣的文章,他们思想健康成长的印记,无一不显露在那精神境界高尚,淳朴感情洋溢的字里行间。这给我们的启示的确是深刻的。显然,单靠辞章技巧,他们无论如何是登不上领奖台的,反观我们平时批改的一些内容贫乏,认识肤浅,观点不明,假大空话连篇的作文,令人头疼忧虑难下批注的原因,仅仅是辞章技巧跟不上吗?这也就是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做人与作文的内在辩证关系的原因。 总之,只有当教师在做人与作文中把自己做人的魅力表现出来,才能有效地鼓励学生的热情和信念,在春风化雨细无声的点滴渗透中,使学生做人与作文互动互生的格局得以形成,从而自觉地将人品的修养与文品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成为做人为文品学兼优的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2744aa4028915f804dc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