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 董乐山(思想境界) 为了译阿伦·布洛克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仅仅“人文 主义”一词,就伤透了我的脑筋,真是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人文主义”的英文原文是“humanism”,这个译名在中国学术 界早已确立无疑。余生也晚,不知当初此译是否取自《易经》上的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句话。从人类文化的角度看,此译当是十分妥。但是“humanism” 的多层含义,有时并不是“人文主义”一个译法所能到处应用,以不 变应万变的。关于“humanism”的多层含义,阿伦·布洛克也曾有过 他的感叹:“我一生在牛津大学度过。在牛津大学人文学源远流长, 至少可以追溯到伊拉斯谟、约翰·科莱特、托马斯·莫尔,以及文艺 复兴的‘新学’。也许就是因为如此,人文学的含义被视为理所当然 而不加深究。一直到我快六十岁的时候担任了牛津大学副校长以后…… 我才发现对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以及人文学这些词, 没有人能够成功地作出别人也满意的定义。这些词意义多变,不同的 人有不同的理解,使得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编篡者伤透脑筋,感到头疼。” 阿伦·布洛克当然没有想到为此伤脑筋的人之中,还有翻译者。 我自大学时代起,对于“人文主义”一词的含义也是认为理所当然而 不加深究的,一直到我快七十岁翻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这本书的 时候,才发现它的含义多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 所指,以致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至少在中国,还出现了不同 的理解,有译为“人文主义”的,有译为“人本主义”的,有译为 “人道主义”的,也有译为“人性论”的,更有主张仿“唯物论”、 “唯心论”而译为“唯人论”的,或仿“哲学”、“科学”、而译为 “人学”的,总而言之,名目繁多,莫衷一是。有时使不知“人文主 义”西方渊源的人如堕五里雾中。其实这些译法大半都是“humanism” 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具体环境下的不同侧重,因此译法的不 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也不免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正如几个 瞎子摸象一样,争来争去,说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比如“人文主 义”有“人道主义”的内涵,而“人道主义”则专指人类的同情心。 以后者的狭义的“人文主义”与前者的广义的“人道主义”相论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8aea5f01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