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语文《历史的涛声 阅读与鉴赏 8 阿房宫赋》_2

时间:2023-03-22 22:3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课时

一、导入

1、媒体出示,胡曾《咏史诗·阿房宫》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苦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2、作者与背景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是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的一句话,从中我们大略能够了解本文的写作缘起。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杜牧诗歌创作的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又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此影响,也很注重辞采。”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轴,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而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一旦同杜牧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便荡漾出属于杜牧的风华流美而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精致婉约的独特韵味。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他在23岁时,有感于唐敬宗大肆兴建宫殿,广罗女色,作《阿房宫赋》。文章借秦始皇和秦二世“大起宫室,广声色”以至于国祚不延的历史事件,借古讽今,以秦警唐;又由此及彼,由事入理,指出荒淫无度必然导致民怨沸腾,国亡族灭,从而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如果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的结局。可见,这是一篇极为成功的带有赋的特性和鲜明的政治指向的讽谏之作。

二、朗读与断句

1剽掠piao 逦迤liyi 锱铢 zi zhu 架梁之椽 chuan横槛( jian

2、断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梳理重点词语

1、结合课文注释及《创新设计》上的译文,自己翻译课文,不懂的词句打上问号

2、学生对不懂的词句自由提问


3、完成《创新设计》上的预习作业 4、自己对答案。 5、朗读课文 五、赏析

一、这篇文章作者最终要说明的道理事什么?请用原文回答。(“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二、课文并没有用多少篇幅来抽象说理,而是用相当多的笔墨渲染阿房宫的宫室之华美,生活之奢靡,对阿房宫建筑群的描写和美女梳妆的描写可谓不厌其烦,细腻精致。这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通过铺张的笔墨写出了秦始皇铺张的生活,把阿房宫写得越穷奢极丽,越能更有力的显示秦朝灭亡的必然性,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 三、这篇文章文采涣然,主要是使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课文用到了那些修辞手法?请一一找出。然后从课文中选择一个对象,实行描写,并要求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廊腰缦回。明星荧荧。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

人视之,亦不甚惜。)

反问:长桥卧波

通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排比:。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 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互文: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对比: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四、作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f75df46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