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以及周围结构图和解释

时间:2023-03-20 03:01: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喉腔上起自喉入口(laryngeal inlet,下达环状软骨下缘并接气管。由室带与声带分隔为三 (见图)

(一)声门上区(supraglottic portion)位于室带之上,其上口通喉咽部,呈三角形称喉入口,声门上区前壁为会厌软骨,两旁为杓会厌皱襞,后为杓状软骨,介于喉入口与室带之间又称喉前庭(vestibule

()声门区(glottic portion:位于室带与声带之间,包括:

1.室带(ventricular band:又称假声带,左右各一,位于声带上方并与声带平行,由室韧带、肌纤维及粘膜组成,呈淡红色。

2.声带(vocal cord):位于室带下方,左右各一,由声韧带、声肌及粘膜组成,因缺乏粘膜下层,含血管少,在间接喉镜下呈白色带状,其游离缘薄而锐。两声带间的空隙称声门裂rima vocalis),简称声门。声带张开时呈一等腰三角形,是喉腔中最狭窄部分.声门前端称前联合(anterior commissure

3.喉室(laryngeal ventricle:开口于声带与室带之间的椭圆形空隙,其前端向上外伸展成喉室小囊(sacculus of larynx,内含粘液腺分泌粘液润滑声带。

(三)声门下区(infraglottic portion):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缘以上的喉腔,上部较扁窄,向下逐渐扩大为圆锥形并移行至气管,幼儿期此区粘膜下组织结构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引起喉阻塞。






通过这幅图片大家可以看到声带关闭与打开的状态.声乐训练就是训练喉咙打开和声带关闭的过程。常见的错误是喉咙关闭,声音挤卡,喉咙打开声带也打开,声音空虚。这都是喉咙打开与声带关闭达不到平衡的结果。

人的本能是喉咙打开、声带也打开。喉咙关闭、声带也关闭。打开与集中正好是相反的方向。声乐训练中不可能一下子都做到打开与集中的统一.所以学习声乐必须经过打开与集中反反复复的交替训练才能逐渐达到统一和平衡。

这幅图片也显示了声带的前端和后端,可以看出要想发出一个好的声音的前提是必须先闭拉紧后端",因为这是声音响亮的基础。要想发出高音就必须保持住声带后端拉紧情况下的声带前端振动"。让整个声带都处于高度积极的状态,一点儿也不能松懈。

任何一个人要想发出漂亮的高音就必须拉紧声带,这个过程是逐渐拉紧的过程,也就是说声带的变短变薄,这个过程也就是在逐渐换声.我们平时所说的高音的关闭正是这个过程的具体体现,单纯的让母音变形加“u”或其他的母音变形方式都不是根本,有的人的声带根本就没有高度"集中" "拉紧"的能力,你让他母音怎么变形他也唱不出高音来.而有的人的声带天生就具有这种能力,所以会轻而易举的解决高音。这种逐渐拉紧的自我感觉是有一种息感。这种感觉就叫”,而且唱高音很容易,芯儿就是声带拉紧集中的最终结果。

用什么方法来体会声带的拉紧呢?“ei”比较有效,他能让你体会出后端拉紧的感觉,当你能体会到这种拉紧的感觉并能操作自如时,就说明你已经能基本上能控制声带了。当我们发某些音时会感觉到拉不住,这是正常现象,一旦能让所有的音能拉住时,声音才能说是统一了。唱高音时不必理会母音变形",只需体会拉紧拉紧再拉紧,如此把声音集中"到高声区就可以了。

要想自如的控制声带并很好的控制它,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正确的打开喉咙,因为喉咙打不,喉咙和声带互相干扰,就根本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打开喉咙的办法也就是放下软腭、喉头放下,再打哈欠"喉咙指的是舌根到喉头里面这个空间,打哈欠打开的是这个空间,这是正确的.常见的错误是打开的是软腭和舌根,把舌根和小舌头都上下撑开,结果声音全"在后面。最严重的是这样打哈欠的结果是喉咙反而关死。所以基诺贝基大师说开始打开喉咙时不要大张嘴就是这个道理。放下软腭"能让舌头马上自由灵活,此时的下巴好想含着一口水",这才叫下巴放松.

在这个真正打开喉咙的基础上再去体会声带的拉紧就不会出现副作用,也就可以体会到喉咙和声带各负其责,喉咙只管打开、声带只管拉紧.互不干扰。此时的“ei"的拉紧感觉才会体会到,如果能体会到了,就可以明白声音的集中是怎么回事儿,就可以明白高音是怎么唱出来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0ac3b4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