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取名风尚 殷尚质,帝王多以天干为名。 春秋时,姓与名之间多加“之”、“子”等助字,且不固定。如潘党或名潘尫之党,伍奢或名伍子奢,介推或名介之推,孟反或名孟之反,烛武或名烛之武。有人根据介之推又名介子推,孟之反又名孟子反,这是因为古时“之”与“子”可以互换,而潘党即潘尫之党,也就是潘尫之子党,因而认为这或许是连名制的一种形式。果如此,则公子某、王子某、公孙某、王孙某等一类的命名也应该是连名。而此一时期,当为历史上连名制消失而代之以现代名制的演变时期。 漢人名字多为单名,且开始出现排行。前此人本多单名,王莽又有二名之禁,遂成一代之制。如应劭的儿子名应瑒、应璩,刘表的儿子名刘琦、刘琮。他们都以同偏旁表示兄弟,且均为单名。 魏晋六朝名字盛用“之”字,甚至有数代相袭的。如瑯琊王六世有娄之、允之、羲之…… 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是最讲礼法、最重避讳的,为什么对“之”字却可以历代相袭而不加以避讳呢?陈寅恪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认为,这与当时的宗教观念有关。原来,“之”字为五斗米道(即天师道)的标识,当时的士大夫十分崇信之,并以此为荣,当然要竞相以为名了。 唐人名字多喜标榜排行。仅《昌黎集》题目就有《赴江陵途中寄赠五十二补阙》、《自李二十八夜次襄城》、《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送李六协律归荆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还有……杜甫的《草堂诗笺》也是如此。如……于此可见一斑。不过,这里的排行多不是指亲兄弟,而是包括堂兄弟直到同宗的各远房兄弟在内的。 五代时人多以“彦”为名。《说文》:“彦,美士有文,人所言也。”既然“彦”是士的美称,自然人们多愿用之。据有人统计,自唐末入五代至宋初,以“彦”为名的大小人物见于史册的,有145人之多!其中,名“彦章”者11,“彦威”者7,“彦卿”者7,“彦进”者4,“彦温”、“彦昌”者3。可见当时风气之盛。 宋人名字多用老字。在《宋史》及宋代诗文中,以某某老、某某叟、某某翁为名的几乎触目皆是。仅清人赵翼《陔余丛考》所举,名为胡唐老、刘唐老、孟元老、陈朝老的就有19例;命字为孙莘老、刘莘老、许崧老、赵德老的有28例。还有一些名字未分的,如吕辨老、张茂老、邹园老、何国老等7例。宋代人名之所以喜欢用老字,当与当时的皇帝笃信道教、大力推行和崇尚黄老之学有关。 遼、金、元人名多用“奴”、“哥”字。如遼景宗的儿子叫耶律药师奴,枢密使得里底的儿子叫肖磨哥,金宣宗时河间公名移刺众家奴,元憲宗本名蒙哥,泰定帝礼部尚书名李家奴。 清末民初人名字多喜标明鲜明的思想旗帜。如章太炎原名绛,用清初抗清志士顾炎武之名以明志,因此字太炎。蔡元培本字鹤卿,原为清进士,翰林院编修;思想转变后,为了表示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子民,绝不为异族所笼络,改号为孑民。陶行知本名知行,因其少年时崇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故名;留美后,受业于实验主义大师杜威之门,由王学转为实验主义,认为凡事非知而后行,乃行而后知,因此改名行知。巴金原名李芾甘,因在巴黎留学时一度崇尚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因名巴金。 摘自徐一青、张鹤仙《姓名趣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0cc0360722192e4536f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