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丝绸之路》教案中图版

时间:2022-12-13 10:14: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中图版



4 丝绸之路

授课目的 1 .知识与技术

掌握张骞通西域的过程和影响。能够说出陆地丝绸之行程经地区、所运商品,认识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的深远影响。



2 .过程方法技术



经过教科书插图运用考古解析法, 经过教科书小文字资料运用阅读法, 经过相关历史资料运用史料解析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概括和概括的能力。



3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是历史上的壮举,他们为牢固一致的多民族

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和促进中经济文化交



古代世界, 人类基本上处于间隔状态, 各国之间联系很少。 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 路的开通, 在必然程度上打破了这种闭塞的场面, 纪史上拥有重要意义。

经过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面对的各种困难的描述,

的人生态度、坚毅的意志、勇敢坚毅的质量、

使学生以此二人为模范, 确立积极

学会适应生计环境的

将当时世界的几大文明联系起来, 在中世

面对挫折不气馁的精神、

本领以及成立从小刻苦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授课重点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影响。

授课难点: 张骞出使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的历史影响。 授课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国土》 〈汉富强时的国土〉 让学生比较两幅图在国土范围上的不相同。 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国土扩大了, 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

解说新课: 一、 张骞通西域 1 汉初的西域

汉代,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叫做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 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

36 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

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内容。

牧业、各国语言不相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权利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中图版







提问:( 1 )他前后几次出使西域?目的相同吗?(





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目的不一



样。第一次是公元前



138 年,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公元前 119 年,目的

是接见西域各国,同他们成立友好关系。)



2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却没有达到目的,有的人认为实在不值。



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这种看法不对。 因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诚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他认识了西域各国风情和情况, 为此后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也认识到了西域各国想和汉朝交往的梦想, 推动了汉朝的对外交往。 他这种坚持自己使命、 为国家不论艰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你认为张骞的哪些优异质量值得我们学习?(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而又胸怀坦荡的人,善于为人做事,有很好的适应力,不卑不亢、从不气馁,最后不辱使命。)



4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影响 :①扩大了西汉的政治影响。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



元前 60 年,汉设置西域都护,拓展了疆土。②中原同西域致使更远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亲近,西域的各种物产向东移植。 此后,佛教和佛教文化也经此传入东土,对中国文化产



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丝织品和农业科学技术传到西域。





③西域通道打通后, 天山南北地区

第一次与内陆联成一体, 中国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 ④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发展了同西域各族友好关系。



5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议论张骞?



第一:个人品行 -- 拥有探险精神,不卑不亢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 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来往, 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沟通,开拓了丝绸之路。



3 、设置西域都护



公元前 60 年(西域都护的设置,使西域各族人民摆脱了匈奴落后制度的拘束,加强了



汉和西域的关系, 有利于西域各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沟通,



西域 [ 主若是新疆地区 ] 此后正式

归属中央政府,对保护祖国一致和西域各族经济文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 、班超出使西域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优异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 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不卑不亢,

海枯石烂的坚毅



斗志。



二、 丝绸之路



利用《中国历史地图册》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提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171876a7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