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在清江画廊唱响 人杰地灵的长阳人总有些异想天开的新创意,这些创意又与那条叫清江的河流密不可分。 与“水上蛟龙”张健的激情碰撞,使清江在秀丽中增添了一种壮美。这一次,长阳人干脆将舞台搭建在这条土家的生命之河上。 长阳人有充分的理由和自信搭建这个舞台――风光绝美的天然画廊,中国的山歌之乡,巴文化的发祥地…… 这是一座文化的舞台,山歌的舞台,山水的舞台,也是生命狂欢的舞台。 中央电视台与长阳联袂打造的“新视听・山歌好比清江水”,不论是演出规模,还是演员阵容,在宜昌的历史上都是盛大而空前的。 当众多璀璨的明星与一条涌动着山歌的河流交织成欢乐的海洋,我相信这是无数歌喉向一个歌舞的民族在致敬,也是这个民族向世界展示她的新视听。 用清江的丰饶和土家的浓郁相辉映的新视听,我们除了用眼睛来观察,用耳朵来聆听,更应该用心灵来感受,用胸怀来拥抱,用生命来呼应…… “新视听・山歌好比清江水”谢幕了,但清江用她的波涛甩出的山歌,已超越时空的限制,在辐射、在波及、在弥漫。 一个崭新长阳唱响的新视听,唱响了她的大旅游观,大文化观,唱响了一个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发展观和生命观。 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民族是值得期待的,让我们为这片土地永久的保留聆听的耳朵和感动的心灵吧…… “土家山寨群英会,清江画廊飙山歌。”2007年10月12日下午,由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办,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中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长阳清江画廊风景区协办的中央电视台《新视听》特别节目“山歌好比清江水”在中国山歌之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之滨举行。这是中央电视台有史以来在土家族地区举办的规格最高、演员阵容最强、影响力最大的顶级文艺盛会。 当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李谷一、谭晶、王宏伟、阿宝、斯琴格日乐等汇聚在长阳清江画廊,一场异彩纷呈的民歌盛会,让世界惊呆了。原生态的河流汇合原生态的歌声,让土家人醉了。县长马尚云感叹:今天清江的热度,有点烫人! 从彩旗飘扬的大街小巷到欢欣雀跃,人头攒动的舞台现场,长阳沸腾了,清江沸腾了…… 山歌在清江画廊 “山歌好比清江水”歌会的舞台设在清江边一艘大型画舫船上,以秀丽的清江风光为天然背景,吊脚楼、风车等土家族风格的舞台道具别具一格。整台演出采取主客两队现场对歌、嘉宾客串助兴的形式进行。主队由傅祖光、艾文君、陈春茸、长阳“农民兄弟”、陈娟、王丹萍、李琼等本土籍的著名歌手组成,央视主持人朱军出任队长;客队则由阿宝、石占明、茸芭莘那、凤凰传奇、李玉刚、扎约、黄春燕、索拉旺姆等全国各地歌王、歌后以及利比里亚歌手郝歌组成,央视主持人董卿担任队长。多次担纲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及多台大型文艺晚会的知名导演刘真指导此次歌会。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李谷一、谭晶、王宏伟、梦鸽、毛宁、斯琴格日乐等嘉宾歌手飙歌助兴,数万名观众为之呐喊。 “今天的清江是一首诗,一首画中诗!” “今天的清江是一幅画,一幅画中画!”…… 随着令人陶醉的导播词,“山歌好比清江水”歌会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表演节目《和谐鼓韵》的鼓点声中盛装开始,第一个出场的是从长阳走出的土家歌王傅祖光,一首《清江放排》,悠扬抒情的歌声飘落在长阳的山水间,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领略到了清江流水的奔腾和放排工的豪迈气概。陕北原生态歌王阿宝的演唱曲目是《我的祖国》,他那长串的高亢的嗓音更是绕梁三日……阿幼朵的《苗岭飞歌》让苗岭的花儿都忍不住将身杆扭向清江的方向,还有《西部放歌》,《翻身道情》……李双江、梦鸽、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毛宁……他们唱出了春夏秋冬的旋律,也唱出了对生命和世界的热爱。 欢乐和掌声一阵接着一阵的响起,手中挥动的红旗和青山绿水相互掩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舞台的背后,公路上的客车放慢了速度,私车干脆停了下来,探出一个个眉开眼笑的脑袋,伸出手来使劲鼓掌。更壮观的是两岸的山上,全是大大小小的人影,他们或站或坐,一阵阵叫好的声音透过山峰,透过无线电流,感染现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昔日安静的清江瞬间沸腾了。 最后,在长阳走出的著名歌手王丹萍的《三峡,我的家乡》的歌声中,在主持人的声声祝福中,长达三个小时的大型歌会徐徐落幕。 节目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导演刘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视听》的特别节目“山歌好比清江水”大型歌会取地长阳,看中的是这里秀美的清江画廊原生态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魅力。以清江画廊为创作背景,以土家山歌为主要表现素材,荟萃全国著名的山歌、民歌手“集体对歌”,这是一次集中展示中国丰富的山歌、民歌文化遗产资源的文艺创举。 土家山歌的渊源 长阳山歌在三千多年前就被称为“蛮歌巴舞”、“下里巴人”。清代长阳著名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中写道 “换工男女上山坡,处处歌声应鼓锣,但汝唱歌莫轻薄,那山听见这山歌。”山歌还在县境内的地名中留下了不少痕迹,如“对舞溪”、“歌唱坪”、“锣鼓淌”、“发歌岑”等等。 土家人大都不善言辞,唱起歌来却如江水滔滔不绝,跳起舞来恰如猛虎激昂奔放。山歌,土家人涌流的血液:南曲,土家人飘逸的灵魂:跳丧,土家人昂挺的脊梁……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长阳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积累了深厚的巴文化底蕴,有“歌舞之乡”之美誉。域内民风淳朴,习俗奇特,以歌舞祭奠亡灵的跳丧舞、哭泣庆贺婚嫁的哭嫁歌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独具魅力。还有那浩如烟海的歌谣,高亢激昂的山歌,典雅隽秀的南曲,欢快炽热的吹打乐,婀娜秀美的花鼓子,无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长阳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土家文化“三件宝”。 长阳山歌的内容有反映人类起源的《创世歌》;节劳逸振精神的劳动歌;叙述时事、表达意志的“时政歌”,表达爱情的“情歌”,歌物咏志和奇闻趣事的“杂歌”等。到目前为止,已收录的长阳山歌有1 400余首,分为在田间边生产边喊歌和边劳动边打锣鼓喊歌两种类型。劳动歌产生于劳动中,又在劳动中歌唱。不同的劳动方式和自然环境,形成了劳动歌的不同风格。如清江船工和排工就有雄壮有力的号子歌,田间除草有锣鼓歌。 不唱山歌喉咙痒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古老的巴土民歌已经历经了成百上千次的新旧置换和创新扩容,但时至今日,它依然只是一种以鄂西清江流域和长江三峡一带为中心并纽结湘鄂渝黔的民族地域文化。长期以来,巴土文化蜗居山野,久锁深闺,但她依然如春风野草,蓬生不息。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地理和心理在这里产生了微妙的错位,因为偏远,这里为巴土文化的繁衍提供了自由的土壤,为民风民俗的保存制造了坚固的藩篱。来自中原的漫漫黄沙在山丘林海前望而却步,人们在八百里清江流域,用自酿的土酒和自娱的歌舞,精心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正如一首长阳南曲所唱:“图的是清闲自在独自风流,就是那王孙公子不能得够。” 桃园般的偏远僻静,成为这里人们普遍追求的文化定位。这不是一种浮在民族表面的文化,它渗进民间的姓氏、饮食、服饰和居住的吊脚杆栏,化作传承的歌谣、故事和欢快的唢呐长号,融入屋顶升起的每一缕炊烟,变成艄公桨下每一声水响。这是一种历尽了沧桑的文化。千百年来,她顽强地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和消弭,以其巨大的坚韧,承载着一个拥有700多万人口的民族历史和精神的重负,深刻地凸显出这个民族个性、艺术和生命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2a86e1e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