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列子》 优秀教案

时间:2022-04-23 22:39: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对文中争论的问题进行探究。

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君朋合作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受到启示,敢于在学习、生活中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理解文本内容。

难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已经不用我多说了,不管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多少个伟大都不为过。就是这样一个门人三千,学识渊博,被众人所推崇的大学问家,也有答不上了的问题,而为难他的人却是两个小毛孩儿。那这两个小毛孩儿究竟提出了什么样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二)文学常识,关于《列子》 (三)整体感知

1.君朋间互相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 2.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3.斗 4.自读课文,能流利朗读 4.齐读 (四)理解文意

君朋间根据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纠正学案,提出疑问 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请同学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

1 / 3




齐读文章,教师评价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读得都非常流利,可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你觉得缺什么呢?(情感)

(五)诵读训练

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

总的说来,孩子的语气以天真、自信、要强为主,语速根据语言内容有快慢之分。叙述部分语速适中,一体现孔子好奇,一体现思考之后无奈也不能决的情景。

2.学生范读 3.齐读 4.读背课文 (六)课文分析

1.君朋讨论、交流下面几个问题: 1)两小儿争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2)儿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根据怎样的现象、得出怎样的结论?

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根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现象,得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结论;

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根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现象,得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结论。

3)在当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不够的情况下两小儿的争辩是得不到统一结论的,但正是如此,才更能体现两小儿身上的可贵之处,你发现了吗?说说看!

表现了两小儿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可贵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人从多角度认识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4)你能从“孔子不能决也”中读出哪些背后信息?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即使知识广博,也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说明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孔子很明智,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结论,见孔子作为一个大教育家的智慧了。

4.齐读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七)小结

相信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不少的启示。的确,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被人们习以为常的事

2 / 3




情,但是只要你多问几个为什么,你会发现原来还有许多奇妙的事情等着你去发现。思,然后才会有所得,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解开的谜,希望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将其一一攻破。

【作业布置】

1.抄写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 2.写出你学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悟。 3.读背课文 4.课后探究

1)你认为两人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列子中对待孔子的态度是什么?多角度理解本文。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根据两段式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分清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弄懂的,哪些是学生通过君朋学习能够学懂的,哪些是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深层挖掘的。课前的预设基本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自己或通过君朋,自己解决了文章字词句的问题,教师只是稍作点拨就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避免了以往生硬而枯燥的死记字词句的问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教师也节省了不少的时间,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文意的理解上,学生通过四人的君朋交流,有效解决了第一和第二个,第三第四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立了深入的探讨,挖掘了文本的深意,合作还是比较成功的。

这节课从两段的效果上来看,总体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是仍然有些遗憾的地方。如在整体字词句解决完成后,如果能够再对文章的故事进行一下复述就更好了。另外,从学生的参与上来看,个别小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讨论的有效性有所欠缺,教师若能给予及时的关注和指导,可能会更好一些。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问题——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 结论——日出近,正午远——视觉

日出远,正午近——感觉

实质——两小儿:探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知为不知”、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3efdc8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