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和交大西迁精神的共性研究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选择的结果,西南联大的成立和交通大学西迁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交大西迁精神和西南联大精神的共性进行了研究,二者的共性主要体现为:追求卓越精神、爱国精神、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标签:交大西迁精神;西南联大精神;共性 在中国教育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重要的迁校事件,分别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和交通大学西迁,它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研究西迁精神和西南联大精神在高等教育学方面是一个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文化意义上则是一个既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又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重构的研究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至近年来,“大学精神”逐渐在学术界的学术话语中凸现出来,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长期沉淀而形成的稳定的、为大学主体所认同和共同坚持的内在价值体系的精华、理想信念及大学特有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的集中凝练的反映。 一、两校迁校的历史背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相继陷入敌手,北大、清华、南开奉教育部之命迁湘,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蒋梦麟(北大)、梅贻琦(清华)、张伯苓(南开)任常务委员,集体负责领导。1937年10月26日长沙临时大学举行开学典礼,11月1日开始上课,存续不足6个月,年底,南京沦陷,武汉告急,长沙亦多次遭日机轰炸,初步决定西迁昆明,1938年4月2日奉命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仍由三校校长组成常务会主持校务,5月4日在昆明开学上课,直到1946年5月4日结束课业。7月31日西南联大宣告结束,西南联大在昆明度过了8年多的艰苦岁月,它是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唯一一所“与抗战相始终”的联合大学[1]。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仍然做出了公认的卓越贡献。这些贡献表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为抗日战争服务、推动爱国民主运动、支援云南的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 交通大学西迁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党中央确定我国的基本建设方针是把工业布局的重点放在内地,上海部分重要工厂、学校要内迁。周恩来总理在主持解决交大迁校问题的会议上,明确指出:“在1956年以前不能不照顾到两点:国际形势及对旧的弱点的注意,那是方针。工业布局是放在内地,沿海紧缩,工业内迁,交大内迁就是根据西北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和离开国防前线的条件下提出来的”[2]对于中央的决定和有关精神,交大党委领导于当年5月进行了部署,并结合当时的新的形势,交大校委会提出了新的迁校方案即将原来的全部西迁改为实行一个学校,两个分部(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并积极组织实施。1956年6月初,交通大学先遣人员及家属到西安,1956年9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107c11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