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教案[98]

时间:2022-12-04 07:12: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竹里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同样的夜晚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诗中写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学会比较鉴赏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看看这里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先去认识认识这位诗人。 作者简介

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二)、美读诗歌 1、范读、生跟读。

2、教师从韵律、词义、情感等角度指导学生朗读。低缓而韵味的朗读声 3、找同学读,齐读。

4、出示问题:通过反复朗读,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三)、品析诗歌 1、注释

幽篁:幽深的竹林

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惟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2、诗歌大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四)、悟诗人志趣

(小组合作)然后让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静的环境和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足见诗人的闲情雅致。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全诗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


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五)、重点诗句赏析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六)、课堂练习题: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的幽静,用“ 弹琴复长啸”来反衬。 4、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独坐”“弹琴”“长啸” (七)、拓展延伸: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歌大意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已经到了秋天。 朗朗的明月透过松林间的枝桠,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涓涓流淌。

竹林中传来喧闹的欢笑,那是浣衣少女正往回走;水上的莲叶摇摆晃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就让那春光逝去、花草凋谢吧,山中的秋色自有一番魅力,人们当然愿意在此停留。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王维,唐代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来,由于政局的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反复的诵读,理解本首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小组合作)

1.作者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诗派代表诗人.

2.诗中写了山中秋雨过后黄昏的迷人景色,表现诗人隐居山林,闲怡自适的心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铺设了整个画面的基调.空山、新雨、晚来、秋,平淡朴实的词语,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更营造出一种清幽境界.一个”空”字不仅用以描绘山村的寂静空旷,而且借”空”字以抒发归隐情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此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结合,具备画的各项要素,写出了山间居民的日常生活图景,洋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同时也暗寓了作者的隐逸之情.这一联中”春芳歇”与首联的”晚来秋”形成对照,相得益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37127c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