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PEP六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校生活,大多都养成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课上积极发言,课下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复习。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平时只求完成作业,不求会、求懂、求理解。因此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本学期重要工作之一。 六年级是毕业年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在学习时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归纳复习。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小学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要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词汇和语音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为了更加符合这一学期的教学实际,为小学进入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编者将本册六个单元新语言的学习凝缩成为四个单元;并把学期中的Recycle 1和学期末的Recycle 2合并、扩展成为两个综合复习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2页。前七册学生用书的复习单元为6页,六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综合复习单元为12页。 三、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是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全册具体目标要求: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或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长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晚会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4.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5.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本册教学重点: 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本册教学难点: 1.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几个小学阶段所学句型中对人称、是动词的变化、行为动词的运用。 2.对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的灵活运用:对话、写作、阅读。 3.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层次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措施 (一)词汇教学(Let's learn)。在教学中注重词汇的呈现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呈现新词,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利用Let's start部分引入话题、引出新词和新句型,在实际交流当中教学单词,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单词卡片的作用。 (二)对话教学(Let's talk)。在听力活动中感知新的语言(Let's try),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学说、操练语言,抓住主句型,替换关键词操练句型,在趣味游戏和任务性活动中学说、巩固新句型,在会说的基础上运用重点句型,在会用的基础上进行句型书写。 (三)阅读教学(Let's read)。重点放在巩固重点词汇、句型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 (四)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英语贯穿学生的生活中。 (七)上好英语学法指导课,使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 (八)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九)搞一些英语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十)认真钻研小学英语课教学方法,尽量适合本校提出的“3+3”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搞好英语教学。 (十一)利用上级组织的外出听课、联片教研、外出学习等机会,积极向先进教师学习。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头饰、单词卡片、挂图、投影片、小黑板、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工具 。 六、教学课时安排 周次 1-2 3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日期 3.4——3.11 3.12——3.18 3.19——3.25 3.26——4.1 4.2——4.8 4.9——4.15 4.16——4.22 4.23——4.29 4.30——5.6 5.7——5.13 5.14——5.20 5.21——5.27 5.28——6.3 6.4——6.10 6.11——6.17 6.18——6. 24 6.25——7.1 Unit2 Unit2 Unit3 Unit3 Unit4 Unit4 教学内容 备注 清明节放假3天 劳动节放假1天 劳动节放假2天 端午节放假2天 端午节放假1天 Recycle1 Recycle2 期中测试 期末复习 毕业复习1 毕业复习2 毕业复习3 毕业复习4 毕业复习5 毕业复习6 小升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4fe9484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