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从哪里来?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公关》 2016年第5期 现代社会的信任困于心,浅交往,天理不彰,道德虚浮,礼制废驰,权力的合法性、知识的确定性、财富的正当性往往令人心生大疑惑 人人都在谈论信任问题。信任透支后,留下空荡荡的袋子,人们又在里面装满了贴身的恐慌。千万别打开。那个著名的英雄盗来的天火,点燃了俗世炽烈的欲望之柴,只留下信任的灰烬。在文明初启之时,先人凭了信任的本能,才一起种下稻麻。嘿,张二哥,趁天光日新,同我一道种粮好不啦?好的!邻家小妞,趁月满人稀,与我一起生娃好不啦?好的!正是如此这般,桑谷占满了山野,娃儿掏光了庭前的鸟窝。 人类最初的典籍,大多讲的是人从哪里来、怎样活下去的故事,因此信任总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一句近乎诅咒的重话,人若无信还是人吗!可是,信任从哪里来? 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出访晋国,途经徐国。一次寻常拜访,制造了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初次见面,徐君竟看中了季札的佩剑,却“口弗敢言”。季札心领神会,奈何江苏与山西于两千多年后才有高速相连,一路虎狼,凶险遍及。身无佩剑,吓也吓死了。访晋归途,季札再过徐国,欲赠剑徐君,可惜徐君竟死了。为了一段人鬼之情,季札便解剑挂在徐君墓前。季札说,当初虽未言明,然已心诺之。我心下许诺归途赠剑,若不挂剑于此,是欺心也! 所谓心诺,就是诚心正意,相约以信。何为诚意?《大学》有云,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所以,诚信、信任首先源于这样一种意志或冲动:不自欺,不骗自己,不把悖逆本心当作聪明机变。 信任的第二个来源,乃交往和对话。在汉语中,与信任有关的字词,多带言字旁,譬如信、诚、诺、许。孔子在《周易·文言》中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翻译过来就是君子与人说话、交往,理应讲求诚信,如此才能守住、巩固功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亦将诚信、信誉视为良善修辞的前提,同时也强调在交往中增进互信。 信任的第三个来源是天理。你我皆敬畏、服膺天理,而天理恒明朗耀,我们因之足以互信。先秦典籍大多抱持强烈的天命、天理观念,《左传》即是其中的代表。譬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等篇章中,常描述这样一个场景:一国大军开拔,呼啦啦地攻到另一国边境乃至都城,而对方往往派出一根三寸不烂之舌,经天纬地一番,进犯者竟退兵了。理由颇简单:其言顺,犯之不祥,乃退。 信任的第四个来源是道德与礼制。道德从来都是中国文化的底层结构,坚稳如柱石。自打孔子起,几乎每一代人都抱怨道德大废、世风日下。然而,道德始终是中国人个体命运和社会事务的绳墨,划定了方圆和规矩。在儒家观念中,礼是仁的外化,是仁爱之德形塑的交往规则和行为仪轨。 这第五个来源是权威。除了天理的代言人(比如祭司、占卜者)和道德的化身(比如季札、孔子),权威还来自另外三种力量的赋予:权力(比如君王和为政者)、知识(有本事提出解释、解决和批判方案的士人)和财富(比如范蠡这样发财有道之人)。这是易于理解的,不再赘述。 上述信任的五个来源——心诺、交往、天理、道德、权威,在现代社会个个走了样。困于心,浅交往,天理不彰,道德虚浮,礼制废驰,权力的合法性、知识的确定性、财富的正当性往往令人心生大疑惑。 在这五处信任的火种黯淡下去后,现代人便把信任交付给规则、程序、契约和合同等介质之物。这就是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的系统信任。 可是,在这信任的白夜,还是要有光。嘿,张二哥,你说重振本真理想和人际交往,重光天理和道德的灵韵,重塑权威本来的样子如何?好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564202c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