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以点带面

时间:2023-02-12 15:03:3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见微知著以点带面

作者:黄秀莲

来源:《天津教育·上》2020年第12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一、微课应用与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势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是对传统教育手段的突破,其自身具备的多种优势为新型教育的实施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以点带面,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初中生物知识点比较零散,且具备抽象性的特点,给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将生物的知识点素材利用微课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内化、重组。教师应将生物微课知识进行整合,使其形成知识的教学主线,进而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以点带面地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内化,调动学生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对整体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见微知著,突破教学难重点

初中生物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生物实验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思维都得以较好的提升。但是实验活动的开展会受到实验素材、实验室、季节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微课则能突破传统实验开展中的各种限制,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出实验微课,能随时随地播放,生物活体也能制作成虚拟生物活体,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随时体验实验。 二、巧用微课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一)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预习是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在预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作成课件,为学生预习的质量提供保障。首先要制定明确的预习提纲,结合生活中的知识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设置。其次,在问题设置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的难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预习中。比如,在《人体内的物质运输》预习课件制作中,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输液环境,将运输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问题设置: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那些血管连通?心脏血液的流向是什么样的?动静脉分别有什么功能。 (二)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在生物概念中的应用。传统教学中,针对生物概念往往局限在字面意思的讲解中,概念的内涵、知识的灵活运用收获效果却不大。比如,针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这个概念,不仅需要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从萌芽到死亡中经历的所有阶段,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植物在不同阶段生长中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以及开花结果的过程,让学生历经植物栽培,体验植物的生长。但是由于植物栽培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生物课堂中可操作性并不强。但是可以将植物漫长的生长过程利用视频的剪辑功能将其浓缩,制作成课件,通过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有效地将抽象的概念转化得直观具体。

2.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实验过程上升到理性认知。北师大版的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或者观看教师的演示。但是由于实验条件以及课堂时间限制等原因,很多用时长且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教师一般都用口述的方式开展,学生失去体验感并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例如,在《细胞》相关知识的学习中,组织学生开展细胞观察的实验,学生利用顯微镜观察洋葱细胞结构会很容易,但是在观察人口腔上表皮的细胞实验中则会存在较大的困难。这时候教师可以开启显微镜中的录像功能,将显微镜下的画面录制下来,并制作成课件。

3.在解题练习中的应用。解题训练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利用微课进行解题练习能有效降低学生间的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解题练习的微课制作上,教师可以将练习题分成易错题、典型题以及综合题练习等。易错题微课制作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练习题的针对性以及解决方式的有效性;典型题微课主要用于促进学生审题能力、获取信息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比如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等练习题;综合题主要是帮助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该类题型往往涉及比较广的知识范围,将多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融合一起,通过综合性练习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微课练习题的设计中,教师都需要坚持生本理念,并根据审题、解题以及答题的思路流程进行。利用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微课在合作探究中的应用

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重复的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和探究。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大量的实例与实验微课有效结合,通过反复的浏览、学习以及探讨,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重点。针对有较高难度的问题,各个小组需要通过对微课内容的反复研究,探讨交流等过程进行解决。比如左心室、右心室血液的流向问题研究中,教师可以制作一滴血的旅程视频课件,配以完整的血液循环示意图,引导小组通过观察、交流之后,完成探究报告,然后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四)微课在评价中的应用


微课的教学评价中,首先要考虑到微课的共性,其次需要考虑到生物学科的特征以及实际教学情况。评价课件中需要体现出以生为本的理念,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等,通过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以及应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等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微课资源平台的建设,并在平台中突出生物学科的特色。教师也应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掌握微课设计和制作的技巧,并将其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5dfd32eb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