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成立、最先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入选首批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湖北省图书馆创办于1904年8月,1946年,改称为“湖北省立图书馆”,1951年更名为“中南图书馆”,1954年定名为“湖北省图书馆”,2012年12月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截至2016年12月,湖北省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0.33万平方米,有5293个阅览座位,设有17个机构部门,在编员工286人;图书馆馆藏总量达761万余册(件),其中古籍46万余册,数字资源总量共880TB。 2022年10月14日起,湖北省图书馆恢复开放。 历史沿革 1904年8月,湖北省图书馆开办。 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图书馆迁往恩施。 1946年,迁回武昌,改称“湖北省立图书馆”。 1949年后,改名为“湖北省人民图书馆”。 1951年,由文化部领导,曾更名为“中南图书馆"。 1954年,定名为“湖北省图书馆”。 1958年,新建馆舍。 2007年5月,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正式立项,新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沙湖南侧。 2008年10月,新馆工程奠基。 2012年11月,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竣工。 2012年12月,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020年6月14日,根据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湖北省图书馆等五家省级公共文化场馆恢复开放,社会公众可通过预约方式有序进馆参观。 2022年10月7日起,湖北省图书馆暂停开放。 馆藏实力 截至2016年12月,湖北省图书馆馆藏总量达761万余册(件),其中古籍46万余册,数字资源总量共880TB,数字资源数据库111个。 据2018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显示,湖北省图书馆收藏自1949年以来的中文报刊近11000种。图书馆每年订购报刊总数4000余种,其中报纸约300余种,杂志约3000余种,核心期刊达到90%;有澳门日报、文汇报、大公报等境外及港台报纸近20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品种齐全,是中国国内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方面的参考资料;还有《中文期刊大词典》《全国报刊索引》等多种工具书。 特色资源 据2018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显示,湖北省图书馆有声读物和盲文书刊收藏总藏量近3000册;湖北省图书馆收藏声像资料主要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历史地理、科普及中文经典故事片等各类光盘近十万件。 数字资源 截至2016年12月,湖北省图书馆收藏数字资源总量共880TB,数字资源数据库111个。其中电子图书馆类数据库包括《博看网》《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方正电子图书》《荆楚悦读-湖北省图书馆书香阅读平台》等,古籍数据库包含有《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历代典籍总目(标准版)》《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等。 支撑保障 截至2016年12月,湖北省图书馆启动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建立了以光纤为主干的千兆局域网,配置了双机容错和磁盘阵列系统,建立了湖北省图书馆网站和湖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形成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群,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企业产品、科技成果等数据库,以及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文献和多媒体数据库,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影视观摩厅、视频点播室、多媒体教室、少儿阅览室等服务窗口,以及公共查询和检索服务系统。 组织体系 截至2016年12月,湖北省图书馆在编员工286人。 截至2016年12月,湖北省图书馆设有采编部(采编中心)、中文图书借阅部、中文报刊部、信息咨询部(外文文献服务中心)、特藏部、声像资料部、地方文献部、研究辅导部(学会秘书处)、计算机网络部(共享工程湖北分中心)、少年儿童书刊部、馆长办公室、计划财务部、后勤服务部、保卫部、党委办公室、产业办公室、教育培训部17个机构部门。 建设成果 据2018年11月该图书馆网站显示,湖北省图书馆参与编辑出版《徐行可先生捐赠古籍文物50周年纪念集》等;《[雍正]湖广通志》《[宣统]湖北通志》两部方志已完成编辑,准备出版。 《读者空间》是湖北省图书馆主办、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内部刊物,为双月刊,每期50页。该刊设置馆藏经典、悦读在线、阅读推广、我的书屋、馆员原创、图书馆缘、书画清音、图情采风、书的幽默、读图时代等栏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a64e38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