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客家婚嫁习俗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有句俗话,叫“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南朝梁有《横吹曲辞.折杨柳枝歌四首》,其中一首说的就是嫁女:“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波不嫁女,哪得孙儿抱?”三明民间亦有歌谣曰:“五个指头四个叉,老婆未娶不成家。行得前头没后里,锅前灶尾靠自家。”两首歌谣皆道出了男男女女对娶媳妇、嫁丈夫由衷的企盼之心理。还有三明民谣:“抬起花轿乐呵呵,吹吹打打过山坡。叫声新娘你莫哭,听我给你唱支歌。新娘虽哭心里乐,盼着新郎拜花烛。花轿花轿快快抬,早揭头巾见阿哥。”更把新娘在花轿假悲真喜,急于拜堂成亲的心境刻划得维妙维肖。 婚嫁,作为人生之旅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孕育家庭细胞、传宗接代的重要起点,人们历来极为看重它,因此,总是想方设法把婚嫁形式搞得隆重热烈,用各种形式求福求吉利,过程之复杂,礼节之繁多简直难以胜述。三明历史上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互相融合形成别具风情的客家文化,又因为地处福建中心腹地,各县分别又受沿海文化、闽北文化的渗透,因此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点,甚至“家隔三五里,各处一乡风”,所以,这一带男婚女嫁的习俗多姿多彩,别有一番风味。经过千百年历史沿革,有的被淘汰,有的则沿袭至今。 旧时,三明男女婚嫁基本上沿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以及“早婚”的陋习。婚嫁主要程序与中原“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等婚姻礼俗大体相同,只是名称大同小异而已。 议〓婚 按客家习俗,过去女子不能在娘家过二十岁。十余岁之后,家长便择日做米粉丸,分送亲朋,表示女儿长大成人,可以配婚了。男方家长得知信息,便托媒人向女方“求婚”,旧称“纳采”、“问名”,俗称“提亲”、“说亲”。先从探问开始,女方家长经过调查,认为“门当户对”,有意联姻,便开出女儿生辰八字(称庚贴)交男家(沙县则互换子女庚贴,称此为“请庚”)。男家接到女方“八字”后,便请算命先生将男方“八字”对照,进行推算或拜神问卜,俗称“合八字”,并将双方“八字”压于灶堂神龛下,倘若三日灶灯明亮、且家中一切平安,说是“相生”而不是“相克”,是“天作之合”,就可以托媒人前往女家议聘订婚。 订〓婚 俗称“定亲”。又有称“压礼”、“插记”的。男家择日请媒人带上鸡鸭鱼肉、喜炮花烛、糕饼寿带、耳环戒指、衫裤鞋袜、胭脂花粉及半数聘金等送到女方。关于订婚送戒指,出嫁要戴戒指,还有个传说:有个皇帝,把一个民家女子选进了宫,当晚就传旨要她伴驾。这女子一不愿为妃,二因“身子来了”,但是不好意思明说,只得暗自流泪。幸亏有个宫女献计,给这女子左手指戴了一只白玉环。皇帝驾到一看,忙问:“带这何用?”这女子边揩泪边奏道:“这是戒旨,因为奴家今日见红,用它作为标记。请皇上戒旨,戒旨!”皇帝听说戒旨,只好扫兴地走了。后来,为逃避皇帝挑选美女进宫为妃,家家户户在姑娘成人,特别是出嫁时都给戴戒旨。这样,戴戒指的风俗就传下来。女方收了聘金,双方议定后写上红贴(即婚书,俗称“乾坤书”),之后女方宴请女婿亲朋,分发糕饼,并且回赠女婿衣裤鞋帽等,还有回赠雌雄雏鸡的,取其日后生育有男有女。订婚后,两家即以姻亲来往;迎娶前,逢年过节男方都要向女方送礼,表示孝敬岳父岳母。送日子旧称“请期”,也有称“做定”、“脱鞋样”的。男方定下娶亲日子后,提前数月或半年用红贴写好送至女家,并附上若干彩礼,称为“压贴”,红贴内写明何时裁衣、何时上轿、何时进门等。媒人还带去男方公嬷、父母、舅公以及未来新郎的鞋样,让未出嫁的新娘制作布鞋,以示孝敬和闺女手工技巧。女家接到接亲日贴时,由母亲酌情择日,如嫌日子“不吉”,可通知男方另择佳期。日子一定,除非有突发重大事故可以推迟于归之期外,一般不得延误。此后,男方加紧置新房、置礼品、备花轿等,女方则为女儿赶置嫁妆,为女儿出嫁做准备,民间还有居丧3年不能操办婚事之俗,故在定亲与结婚之间,双方若有家长病危,即提前迎娶新娘过门,俗称“抢亲”。宁化真正“送日子”是在“归亲”的前四、五天。男家把备好的凤冠、红头巾、宫衣、霞披、宫裙、花烛喜炮和礼帖议定的未尽礼数,由媒人送到女家。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8”或“9”,图其谐音“发”或“久”的吉利,有“若要发,不离八”的歌谣。出嫁女客在这一天梳妆打扮试新衣,叫做“上 脑”。之后必须由内亲的童男伴睡,预祈来年生男孩。此后几天来送红蛋的邻里乡亲络绎不绝,多由妇女随带擂好的“茶泥”来煎擂茶招待女客,以示送别。 迎〓娶 迎亲之日,女方叫“行嫁”、也有叫“接亲”,“送花”、“起轿日”。男女双方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女方在出嫁前一天或迎亲后一天,将嫁妆送往男家。嫁妆厚薄不等,主要有四季衣服、家具箱笼之类,官绅人家还有奁田、使女等。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是夜,男方备花轿、礼担、礼贴及灯笼凉伞,请全堂鼓手,按新人入门的时刻,由“起嫁客”带领着出门接亲。接亲人数必须是单数去,双数回。女方则要等迎亲者上门,喜炮频催之后,接过腊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其母必须“哭担”,意为女儿到夫家才会得到疼爱;女方的母舅来“开担”,有意“骂担”(即嫌礼担欠丰厚,意为有骂,亲家才会亲)。女家收礼后,回拜礼贴。同时,请舅母或好命妈(公婆、夫婿、子女皆全的妇人)在闺房用线给新娘“挽面”,谓之“开脸”。出嫁日清晨前,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家长为戴上凤冠、红巾。 明溪有《梳妆歌》很形象:梳两鬓,黑似墨,调和胭脂把脸搽。点口红,画眉毛,一对金环坠耳下。金簪银钗插满头,压邪铜钱身边挂。大田新娘梳妆时桌上焚香点烛,坐在交椅上,脸朝厅尾,两脚踏在“七星斗” 上(米斗中点燃一盏七星油灯,斗上置一块米筛),左右两边站着童男童女,舅母或“好命妈”为其梳妆,童男童女也要为其梳三下头,再把头发挽成一个髻,插上簪子、白花(以示“白头偕老),母舅或兄长还要向厅尾开新伞三下,谓之“出伞”,边开伞边念:“阿使(女儿)到(某)姓做祖妈,人未去,魂先去,传枝传叶,旺子旺孙。”然后将挂红的伞,头朝上放在厅头。同时辰,男方开洞房,在厅头、洞房点灯火,表示将新娘灵魂迎进了男家房中。宁化在新娘出门前,要端来白米饭先给新人喂几口,再按自家的辈份由大到小,每人吃上一口,叫做吃“分田庄饭”,是一种告别仪式。上轿时,家长又用新娘梳妆用过的洗面水,从轿后泼回自家门口,这叫“长流水”,意味着两家好合长存。此时新娘要哭,表示“情深难舍”,否则“新人不哭,娘家没福。”尤其永安畲乡青水一带,女子出嫁要穿轿衣(白衣、青衣、蓝衣三件),母女等还要大哭一场。关于哭嫁还有个传说。相传,古代鬼谷子为儿子定了一门亲,听说未过门的儿媳妇很聪明,样样都会,特别是看相算命、择吉日这方面很厉害,甚至超过鬼谷子。鬼谷子自己早就精于看相算命、择吉日,据说他还是相命、择吉的鼻祖呢!他想,如今儿媳妇比自己更厉害,那还了得?往后自己往哪搁?于是,就起了害人之念。他选定了娶亲那天让新娘受死。新娘知道公公想害她,怎么办呢?最后她想了一个化解的办法。她叫人做一身白衣,梳妆时穿上白衣裳,跟母亲等人像哭丧一样大哭一场,邪气被驱散了,这样她就安然嫁到夫家。从那时起就有了哭嫁这一习俗了。 沙县旧时城关是凌晨接亲,男方四抬大花轿一直抬进女方的客厅下。由一小男孩进入闺房叫一声:“嫂嫂,请上花轿。”吹鼓手开始打奏乐,头披红巾的新娘在伴娘的挽扶下,娉娉婷婷走出闺房,撕去贴在新娘鞋底的红纸后,才跨上花轿。轿子一出大门,女家的人赶紧用新扫帚往台阶上扫三下,然后关紧大门,以免被女儿带走财气。城关喜欢白天接新娘,农村则在晚上点火把、提灯笼接亲,赶在卯时赶到男家。将乐、明溪迎亲队半夜路过村庄、凉亭、叉路口等,都要放土铳,以驱赶鬼神,让新娘平安到达。如今,各地县城迎亲已经鸟枪换炮,大车小车扎花披彩,一路鞭炮一路音乐,风光气派岂是昔日可比。然在农村,带着乡土风韵的抬花轿迎新娘习俗仍然不时可见,而踩米筛、鞋底贴红纸、扫地关门等传统习俗更是百代流传。轿到男家,如时辰未到,必须“顿轿”,即把娇放在两把长凳上,等吉时落地。还须在门前举行落桥仪式,有的地方要在轿前撒茶叶米和古钱,宰猪庆轿后新娘方能出轿;有的地方则在门口两侧燃两堆火,在厅堂放置火盆或火笼,并撒盐粒,让新娘跨火进门。新娘由伴娘扶下轿后,头不可顶天,脚不得踩地。须撑伞遮盖头顶,以两个米筛轮流交替为垫入大门。新娘下轿,亲朋争看。男方兄弟父母则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恐造成日后不和。新郎则站到自家门槛上,向新娘撒三把米,口呼“迎新添丁”之类的吉利话。之后,新娘由媒人喜娘扶进洞房休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6d31f7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