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城镇化和什么是城镇化? “城镇化将以多种模式推向全国”引发了激烈争论,对城镇化的前景各方褒贬不一,有反对者认为城镇化违背经济学原理,又是一个大泡沫。对此,这种观点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投资驱动模式的深度悲观,进而对新型城镇化产生了抵触心理。 城镇化其实植根于时代大变革之中,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内生性需求,同时也经过了上下结合长达数十年的酝酿。 《城镇化将成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航母》曾梳理高层提出新型城镇化的逻辑思路,即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扩大内需是调结构的首要任务→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 显而易见,前两个环节在此轮危机中各界都已基本达成共识,“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却还只是一个概念,这也许就是城镇化会引起一部分人质疑的原因之所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日前撰文及时对此做了补充。据他测算,假设未来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将再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而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 如果说工业化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是创造需求。如果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将抑制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也是一直落后于工业的发展。相反,推进城镇化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市场扩大两方面消化工业化带来的过剩产能。 另一个角度来看,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民向城镇的自发迁徙,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以流动就业和在城镇暂居的形式为主,这是我国城镇化进程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数据显示,2000-2010年城镇化率从36.22%提高到49.68%,城镇人口由4.8亿增长到6.7亿,十年间城镇人口增长了1.9亿,平均每年约有2千万农村人口进城。而2011年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但如果扣除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农民工,我国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仅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48.5%的平均水平。 举家迁徙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的新型居民。据调查,我国现有1.59亿农民工,其中20%已经举家在城镇长期定居。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是在城镇长期务工就业的外来农民工。 李克强1991年曾经的博士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获得过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中提到: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如以前的乡镇企业)、城市工业部门并存的三元结构,他认为三元结构不发展就无从向一元结构转换。这二十年来,三元结构逐渐变成二元结构,甚或伪二元结构,现在农村转移人口城市已经无法吸纳了,实际面已临回流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是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进厂当职工、离开农村进城做市民的过程,也是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地更多的过程,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过程。城镇化配套的土地制度改革,其实是对农村土地的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科学化,以从法律层面确保农民土地权益和收益权。 另一方面看,决策层提出城镇化由来已久,并非拍脑袋决定的,高层对此不可谓不重视。有趣的是,城镇化毛泽东早在党的“ 七大”(1945年)就提出来了:“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一系列方针。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都提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规划和相关的若干政策。各省、市、自治区和许多城市都确定了自己的城镇化目标、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中共十六大也强调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2009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未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拉动内需的重点,并要求率先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数十年酝酿过程,反映出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反复斟酌的过程。城镇化终于到了一个关键时点,李铁认为,推进城镇化,既有在金融危机下刺激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有解决城乡矛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久考量。 决策层对此的判断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12月4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明确表述。“积极”“稳妥”两个关键词尤其值得注意,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既要以人为本的积极推进,也要遵循规律稳妥求质前行。 十八大之后,中国的政经氛围已经发生巨大转变,一些风向已经在改变。在这个转折点当口,或许脱离深度悲观,客观看待城镇化,回归到建设性的轨道上来,才更有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7b751d1ad51f01dc281f1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