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时间:2022-03-21 16:37: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准确率低。纵观历年的小学毕业考试或调研考试,学生在计算方面失分十分严重。很多家长,甚至一些老师都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归为“粗心”。只要下次考试的时候认真点、细心点,这种错误就可以避免。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学生下次考试照样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时又有家长和一些老师站出来说这些学生就是粗心惯了,一下子改不了。我不这么认为。为什么成绩好的学生这方面出错的少?我认为是这些学生的计算能力差,特别是口算能力差。例如:25+48= 算能力强的学生看一眼就知道等于73,而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却要笔算。笔算一方面让费时间,另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负担越重出错的概率就越大。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是没有办法学数学的。空中楼阁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一种幻景。一年级学生的口算是最基本的,算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占的比重很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再说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思维习惯有很大关联,一年级正是学科教育的起点,所以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从数一数开始就十分重视直观教学。课堂上我让学生借助摆小棒、看图片、数手指、看实物等建立数感。在学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用小棒摆,学生在下面摆小棒或铅笔等,小组玩扑克牌游戏对口令等,学生在看、做、听、想等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了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凑十法”我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了形,再结合数,从而达到了数形结合。学生在做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在大脑里面想摆小棒从而计算出结果。

二、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如学习“9+几” 的加法后,我和学生一起把9加几的加法题有序地排列出来: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接着又问学生:“少的1哪去里了?”生:“和9凑成了10这样的融会贯通起到了两个作用:a更深刻的理解了“凑十法”b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的迁移。通过对9加几的方法的归纳与总结,生在学习876加几时,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凑十法”,并且在归纳8加几的方法时,自然就归纳出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小2了„„

三、形式多样,强化训练

根据儿童心理学学生学习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但是单一的口算题枯燥无味,学生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必能会厌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开展了各种


活动。例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闯关、送信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算能力。

四、错误归纳,对比练习

学生容易把3看成8,把6看成9,把加法做成减法,把减法做成加法。书写错误,书写不端正,写完了连自己都不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策略。布置学生书写0123456789 和运算符号+-。要求学生书写端正,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速度明显提高了。不但写的端正,且写的快。对同一种类型的题目,我不满足一种解题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算法。同时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大多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在坚持不懈的过程中,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7d57117650e52ea551898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