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要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学习外语能了解更多的世界,因而亦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学好一种外语要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听、大胆说、用心记,一个广阔而没有阻隔的世界即将展现于您眼前。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三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就开始用汉字记载历史。早在唐代以前,就有众多外国人为中国文明所吸引,来华学习先进的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在现今某些国家的语言文字中,如日语、韩语等,古代汉语的影子仍清晰可见。到了今天,汉语已成为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并被联合国列为六种工作语言之一。随着中国经济迅速腾飞,愈来愈多外国人开始学习这种古老而神奇的语言,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亦愈来愈大。 口头汉语以音节为基本单位,书面汉语以汉字为基本单位。说出来的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这跟以“word”为基本单位的印欧系语言截然不同。汉字有很强的表意性,字形与字义有密切的联系,故大多数汉字都可以“望文生义”。汉语的时态和语态主要用虚词表示,不像印欧系语言那样用词形变化表示。相对于印欧语,汉语句子结构的基本格式是“话题──说明”,“话题”在句首,代表“谁”或“什么”;“说明”紧接“话题”之后,代表“怎么样”。 为什么人们总以为母语最动听、最容易学会?因为学习母语时,人们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把看到的实物和实情与听到的声音联系起来,经过漫长的时间把概念和声音建立起来。即如看到“猫”,小孩子会自然地喊“猫”或“cat”,“狗”或“dog”。换言之,人们学习母语时,其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很多人学习外语时,往往忽略了母语(第一语言)与所学语言的关系。学习外语时,成年人的脑海已积存了大量与母语系统紧密相连的概念,要把外语学好,一方面必先倚靠母语作为建立思维的工具,另一方面亦因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学习者需要克服母语所带来的某种程度的干扰。以日常打招呼的方式为例,中国人常用“吃饭了吗?”、“你去哪儿?”来表示问候,初学汉语的外国人却会误以为对方要请客或者在打听他的行踪,引起误会。由此可见,要学好一种语言实非“懂看”、“懂读”般简单,实在有赖无比的恒心和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23754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