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评点中的“合掌”说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明清小说评点中的“合掌”说 作者:陈才训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04期 “合掌”一词经常见于明清小说评点家的批评话语中,然而,其含义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被引入小说批评领域的?对此则几乎无人予以关注。有鉴于此,本文试论之。 “合掌”本为佛教用语,指的是合两掌以表敬意的一种礼仪。如《四十二章经序》云:“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然而,自南宋朱熹始,“合掌”一词便被移入文学批评领域,《朱子语类》卷九十五载:“问:„正义不谋利在处事之先,明道不计功在处事之后。如此看可否?‟曰:„恁地说也得。他本是合掌说,看来也须微有先后之序。‟”这里,“正义”与“明道”两句句式相仿,意思也基本相同,故朱熹称之为“合掌”,而由其评价语气看,他不赞同这种前后两句句式完全重叠且意义重复的语言表达方式。其后,人们主要将“合掌”用于诗歌评论,它主要指律诗一联之中,出句与对句的意思、结构相同或相似,犹如两掌相合。因其会造成语意重复或结构单调呆板,故人们将其视为律诗创作的大忌。因此,毛先舒《诗辩坻》云:“古最忌合掌对,如„朝‟对„晓‟,„听‟对„闻‟之类,古人亦多有之。玄宗„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郎君胄„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虽时有拙致,似不足效。”“合掌”之病之所以会常被诗家所诟病,是因为诗歌创作向来讲究句锤字炼,字唯期少,意唯期多是诗家追求的至境,只有这样的诗歌才能做到言约义丰,余味隽永。一首五律四十个字,一首七律五十六个字,要想字字珠玑,以有限的语句,表达深厚的意蕴,就得力避字句或语意重复,以免“合掌”之病。否则,势必会限制诗歌的审美表意空间。 进入明清,“合掌”仍被视为律诗创作的大忌,但随着八股文成为优势文体,源于其特殊的文体特征,于是“合掌”便同时成为八股文批评中的常见术语。八股文的主体部分为四比八股,它要求每比的两股之间须两两相对,其中起比指一、二股,中比指三、四股,后比指五、六股,束比指七、八股。既然八股文也以对仗为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因此它也须避免“合掌”之病,故李渔《闲情偶寄》在论及八股文之“分股”时即认为“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谓不严矣”,“语有一定之字,字有一定之声,对必同心,意难合掌,矩度不谓不肃矣”。具体说来,八股文的起比、中比、后比、束比四部分的每两股不仅在形式上要对仗工整,在措词特别是内容上还要有所变化,即每比中的前后两股要相互补充,力争做到虚实、深浅的配合,绝不能前后重复,否则便是“合掌”。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地位一直非常低微,这也导致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缺乏独立的理论资源。因此,许多小说批评理论及其术语多来自诗文批评领域,于是最初用于诗歌与八股文批评的“合掌”一词,便被明清小说评点家引入小说批评领域,用来衡量小说情节安排及人物塑造的个性化水平。 最早将“合掌”一词用于小说评点的,是以“时文手眼”批点《三国演义》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他们主要用它来评判小说情节构思的个性化程度。战争描写是《三国演义》的重要内容,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中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不下四十次,战争场面上百个,作者以高超的叙事艺术将其描写得各具特色,毫不雷同,对此毛氏父子给以高度评价。如他们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回前评中云: 孔明掌中之字与周瑜掌中之字,不约而同,此合掌文字也,又参之以黄盖之言,是三人之文皆为合掌矣。孔明新野之火与博望之火大同小异,此重复文字也,又将继之以赤壁之火,是一人之文而三番重复矣。然必文如公瑾方许其合掌,文如孔明方不厌其重复。每怪今人作文,动手便合,落笔便重,彼此只是一般,前后更无添换,则何不取周瑜、孔明之文读之耶? 小说多次写到火攻,如这里提到的新野之火、博望之火与赤壁之火,如果作者把这些情节写得雷同重复,就会令人感到索然无味,便如八股犯了“合掌”大忌,而毛氏父子认为《三国》恰恰避免了这一弊端。因此,为避免“作文”过程中“动手便合,落笔便重”的“合掌”之病,他提倡八股文作者应从这些富于个性化色彩的小说情节中获取写作经验。再如在第九十四回回前评中毛氏又云: 平蛮之后,又有平羌;藤甲之后,又有铁甲;一则在于未伐魏之始,一则间于既伐魏之中;一则炎天,一则雪地;一则出其全力,持之旷日;一则施以小计,定之终期。或详或略,或长或短,时不雷同,文亦不合掌。如此妙文,真他书之所未有。 这里评者从作战武器、时机、气候、谋略及叙述详略等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了“平蛮”与“平羌”两次战争描写的不同,对小说在情节构思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特征予以高度评价。类似的评价在毛氏父子的小说评点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小说最后一回即第一百二十回回前评中,他们以“晋之篡魏”与“魏之篡汉”,“炎之取吴”与“昭之取蜀”等十八个相似情节片断为例,说明整部小说在情节构建中都极尽变化之能事,从而做到了“更无分寸雷同,丝毫合掌”。其实,毛氏父子在《读三国志法》中就提醒读者要对整部小说在情节设计方面所达到的个性化水平给以关注: 今之不善画者,虽使绘两人亦必彼此同貌;今之不善歌者,即使唱两调亦必前后同声,文之合掌,往往类是。古人本无雷同之事,而今人好为雷同之文,则何不取余所批《三国志》而读之。 他们仍提醒八股文人要想避免“雷同之文”,不犯“合掌”之病,可取其所批《三国演义》读之,这表明他们是以八股思维来审视小说情节结构的。 明清时期的其他小说评点家也常借用“合掌”一词,来评判小说人物描写及情节安排的个性化程度。如《红楼梦》甲戌本第十六回脂砚斋批道:“宝玉之李嬷,此处偏又写一赵嬷,特犯不犯。先有„梨香院‟一回,今又写此一回,两两遥对,却无一笔相重,一事合掌。”评者借“合掌”一词来说明曹雪芹高超的人物塑造及情节构思技巧。而王希廉《红楼梦回评》第三十六回评则以“数番诗会,便不合掌”,对作者将多次发生于大观园的诗社活动写得各具特色而倍加赞赏。他如《青楼梦》邹弢评本第四十二回回前评云:“写各人分别,不作一样写,妙在各有悲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惨,各有去法,阅此可免合掌之病。”其第四十七回回前评亦云:“写美人若个个皆从良,文字便板滞,句法便雷同矣。以素芝之登仙,丽春之削发,庶几不嫌合掌。”这些评论也都是针对小说人物塑造的个性化特征而发。又如范金门、邵循伯评本《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七回夹评云:“王已山曰:„塾师教子弟作文,合掌之病不除而求其通,自犹航绝流断港而欲其至于海也。今此处张、陶二人忽作对收,其合掌宜易矣,乃能分出一智一力,一难一易,一久一速,一贼就戮,一贼自刎,一先除贼而后破关,一先破关而后除贼,无一笔同者。”这里由“塾师教子弟作文,合掌之病不除而求其通,自犹航绝流断港而欲其至于海也”可知,避免“合掌”是八股文写作的关键要领,只不过此处评者以其来观照小说情节构思中“同而不同”的个性化特征。《岭南逸史》醉园等合评本第一回评谓读小说“可悟作文虚实之法,而避合掌之弊”,评者也认为八股文作者研读小说是避免“合掌之弊”的有效途径。作为小说家,文康在安排小说情节时力避重复,其《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写安骥把来淮安路上的曲折遭遇,已事先和母亲详细说了一遍,接下来是探望父亲,为避免重复,作者只以“安公子这才站起身来,从家中得信说起,一直到今日到店止,照方才回太太的话,应节省的节省,应加详的加详,并和张金凤联婚一段,一字不落,也据实的禀了他父亲”带过,对此,评者董恂赞云:“路中之事,告母一遍,又告父一遍。话原不可两岐,文则最嫌合掌,必先识此题之难,然后知此文之妙。”可见,不同评者都习惯用“合掌”一词来分析小说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的个性特征,认为凡是小说人物雷同或情节前后重复,就是犯了“合掌”之病。 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家之所以在小说评点中频繁地借用来自诗文批评领域的“合掌”一词,这与他们所接受的语言训练不无关系。明清时期,包括小说评点家在内的一般文人都接受了诗词与八股文这样的“通识教育”,而他们接受语言训练时通常首先从“属对”起步,因为这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八股文写作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故章世纯《治平要续·爵禄篇》云:“中产以上之家,无不教子。六岁即延师,教以对偶,取青对白,取一对二,取山对水,取仄对平,牵此扯彼,使整齐可观,高下可诵。此何为也?积之则为表联判语也,演之则时文法也。”长期的八股训练更使文人养成了特定的语言表达习惯,正如施补华《与吴挚甫书》所言:“少习时文,操之太熟,声律、对偶,把笔即来,如油渍衣,湔出不去。”而“属对”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合掌”,因此,避免“合掌”便成为文人临文时的思维定势。加之中国古代小说本身又缺乏独立的话语理论资源,于是小说评点家便自然而然地将作为其知识资源的诗词及八股文理论用于小说评点。因之,“合掌”一词也就被引入小说批评领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小说文本形态的生成与演变研究”(11CZW042),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C2011W1)]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99974acb90d6c85ed3ac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