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5 日《上海科技报》以《30 年坚持做曲突徙薪的“疾控女侠”》为题,报道了 2020 年 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吴凡的先进事迹。 据《汉书·霍光传》记载:有一家的烟囱很直,旁边堆着许多柴火,有人劝主人改建弯曲的 烟囱,把柴火搬开,不然有着火的危险。主人不听,不久果然发生了火灾。成语“曲突徙薪”比 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把曲突徙薪作为“疾控女侠”的修饰成分,蕴含着两个层面的精神之美:一是及时发现问题 的敏锐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果敢;二是对人民负责的执著和“功不必在我”的豁达。 在 2013 年上海禽流感阻击战中,吴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首先发现病毒“有限人传 人”证据。抗疫期间,吴凡的“主战场”在研判疫情,并在第一时间提出“及时发现病人,快速 感染溯源,100%密接隔离管理”的关键措施。吴凡及时发现问题的敏锐和善于解决问题的果敢, 如同成语“曲突徙薪”中的那位客人,一发现“直突”的危险,即提出“曲突”的妙计。 其实,成语“曲突徙薪”还有续文:火扑灭后主人论功行赏,救火者敬为座上宾,却忘了建 议“曲突徙薪”的客人。文章显然在为建议“曲突徙薪”的客人打抱不平,但我们不妨把成语旧 义新解,即从中演化出“功不必在我”的豁达。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追求的是“天下无事”,而这 “无事”的背后却凝练着公卫人日日夜夜的未雨绸缪。从事公卫工作要以无我的境界去奉献,吴 凡愿做那个曲突徙薪的疾控人。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在抗疫最紧张的日子里曾读到过的一篇报道。午夜时分结束对专家的采 访后,记者走出上海市疾控中心大门,回头看看这栋已灯火通明 10 多天的大楼,一行大字赫然 映入眼帘——曲突徙薪、博学明道、方寸纳海、健康为上。记者不禁因心有所感而妙笔生花:曲 突徙薪“领衔”的上海疾控中心 16 字精神,背后照见的何尝不是这座城市的精神! 是啊,岁月静好,风浪有时,曲突徙薪之美,也是城市精神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9c809a9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