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一枝花·不服老(教案) 文学史上通常所说的元代文学,主要指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1234年)至元顺帝退出大都、明王朝建立(1368年)之间的一百三十多年,各民族人士用汉语从事的文学创作。在元代文学中,前人把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与唐诗、宋词并举,各作为一代文学中最具有特色的代表。 散曲是一种饶有新鲜意味的文学类型,是一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抒情诗。从内容上看,多半由于元代特殊文学氛围所决定,作者的视野延伸到富于活力、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适用于抒情的需要,散曲的形式和语言较于诗、词都别具特点。一方面,散曲在遵守固定的平仄格律的同时,可随意增加衬字,从一字到十数字不等;另一方面,散曲的语言(特别是衬字)主要是口语、俗语,这些特征使散曲成为更自由、轻灵的形式,更适宜于表达即兴的、活泼的情感。散曲因此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尖新感、灵动感,打破了中国诗歌传统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的束缚。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一般用单支曲子写成,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套数又称“散套”,是用同宫调的两支以上曲子写成,和杂剧中的套曲相似。本篇《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即为套数。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他大约出生于金的晚期或末年,入元后很可能并未出仕,而仅以一个剧作家兼艺人的身份活跃于大都的戏剧界。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今知有六十六种,现存十八部。散曲今存小令四十一首,套数十三种。他与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关于关汉卿的为人和个性,元人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对此,他本人的《南吕一枝花·不服老》套数有更透彻的自白。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叛逆封建社会价值系统的大胆宣言。曲中所描绘的生活,按照士大夫的传统人生取向标准来看,分明是“堕入下流”,但关汉卿却欣喜于在这种生活中得以解脱了功名利禄的“锦套头”而获得自由与快乐;他的如数家珍的罗列炫耀,对于士大夫的传统分明带有“挑衅”的意味。这种人生选择固然是特定的历史环境所致,但关汉卿的自述中充满昂扬、诙谐的情调,较之习惯于依附政治权利的士大夫心理来说,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全曲由四支曲子连缀而成,每一支曲子各叙一个中心,意脉贯通,酣畅淋漓,层层深入地展现了“我”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突出了“不服老”这个中心,塑造了一个不同流俗、佯狂玩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一支曲子揭示其“眠花卧柳”的生活,经历了“半生来”、“一世里”,而毫无罢休之念,隐含“不服老”之意,袒露出“风流浪子”的个性,为人物性格定下基调。以下三支曲子则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性格。第二支曲子列举“眠花卧柳”的种种手段和本领,将正统文人所不齿的“浪子生涯”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生活在特殊社会环境中的独特人物形象。这种形象既是关汉卿自身的生活写照,更可看作是他说所塑照的元代下层文人形象的缩影。“你到我老也,暂休”,点明了“不服老”的主旨。第三支曲子强调“我”因长期生活磨难而锻炼出的顽强性格,如今虽然“人到中年”,但“怎肯虚度了春秋”,把“不服老”的意志进一步强调,也自然而然的引出下文。在第四支曲子中,作者进一步描写自己的浪子生活和精巧技艺,将自己比喻成“响珰珰的一粒铜豌豆”,进一步表现我的意志,“铜豌豆”前又加上“蒸不烂煮不熟锤不匾炒不爆”等衬字,更表现出“不服老”的坚决,把“不服老”的形象推向顶峰。 这套散曲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作者用第一人称袒露胸怀的方式,抒情写意,酣畅淋漓,曲中大量运用短促有力的排比句、生动通俗的比喻句,形成了一种活泼奔放的气势,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衬字的运用,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极致境界。语势跳跃,跌宕有致,恰好表达出浪漫不羁的内容和“风流浪子”无所顾忌的品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c6f8b233d4b14e852468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