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舞动静并存之美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中国古典舞动静并存之美 作者:白雪峰 来源:《北方音乐·下半月》2014年第01期 一、动中有静一静境之美 (一)动态舞蹈中的造型之关 世间万物一切都是运动的,只是或多或少而已。但舞蹈本质的运动是鲜明突出的,它似乎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如果说动态是舞蹈的生命,那么赋予它生存价值的就是千千万万个静态造型的积累与积淀。因此舞蹈也可以说是流动的雕塑,流动即运动,雕塑即静止,在每一个简短的舞句与略长的舞段中都是由无数个瞬间的造型连接起来形成的。尤其是中国古典舞,它自身的风格就是在追求动与静、开与合、快与慢、等阴阳顿挫之美。因此中国古典舞它更加强调造型静止时的延续性。但这种“造型静止”绝不显得凝滞、呆板与枯燥。而渗透出的这种“延续性”也绝不会带有肤浅与夸张的视觉感受。这是因为前辈们运用变换多样的创作手法,以及对中国古典舞风格拿捏的准确性是息息相关的。追求舞蹈运动中的静态美所带来的不同情绪,使人真切的品味到这些静态美所特有的韵味和意境。 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剧目《扇舞丹青》,我们不难看出,该舞蹈突出地表现了人物主体的行为动态,但绝对不是说这个舞蹈仅是表现主体行为动态性而已,因为动态性只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而展示舞蹈中造型静态,即亮相造型才是最震撼人心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宗旨所归。在《扇舞丹青》舞蹈中,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创造静态造型意境而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二)动态舞蹈中的意境之关 中国古典诗词追求言外之意,中国古典音乐追求弦外之音,中国古典绘画追求画外之情,那么在中国古典舞中,除了追求动态中的静止造型之美,还要强调静止造型渗透出来的“象外之象”的意境美。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是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舞蹈《善舞丹青》中的每一个相对静止的造型都在传递着优雅闲逸的情致和明朗淡泊的气氛以及闲静的意境;舞蹈的后半部分,在幽深冷寂的氛围和浓厚艳丽的色彩中,表现的多是幽静的意境。舞者在这特定的环境中,似乎赋予高山流水、风云草木等等所有一切想象到得景物的一种内在的、统一和谐的静美,从而来表现这种状态的特殊气氛和特有的美的意境。舞者不仅把静态的造型表现的生动传神,而且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显得意趣盎然,韵味无穷。使人也仿佛一同进入这种和谐,同诗中的景物一起,沐浴在静谧的气氛之中,真正地享受到这种静境之美的陶醉。 二、静中有动一生机盎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神、心的永不停息 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即使中国古典舞的外形或造型有静止的时候,但是静止中内在的神是永不停息的。“神”在本文中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如果古典舞失去了永不停息的神韵,就可以说是有体无魂的产物。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体悟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在相对静态的形态中渗透着“神”的永不停息,古典舞才有生命力。在强调“神”永不停息的同时,不得不提出舞蹈中的“心”,也就是强调内心情感。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放光彩的部分。 在舞蹈《善舞丹青》中,尤其是开头部分,无论是相对静止的造型还是静态的意境,无不隐藏着神和心的动。 (二)舞蹈静态中体现着动势 中国古典舞中的所有静止的造型和姿态,无一不是蕴含着下一个动作的能量。无论是呈现s的造型,还是倾斜造型,都在蕴含着一种动势,这个动势就是蕴藏在静止造型中的动之美。 宗白华先生所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地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的结合着虚和实、动和静,这种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在舞蹈《善舞丹青》中,舞者每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在前一个造型中蓄积好足够的动势,这样才能完成动作的连贯性以保证整体气息的顺畅。 三、动静中和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重和谐、求统一的朴素辩证思维,中国古人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既包含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在中国的古典舞中存在着许多对立而统一的艺术辩证法,正是本文要谈的中国古典舞中动静中和之美。 在中国古典舞中,每一个静止造型即将结束的时候都已经蕴含好了下一个动作或动势的开始部分,当然,在每一个流动的动作或动势即将结束的部分也蕴含着即将静止的造型势头,这些动作与动作相互蕴含,正是动静中和之美。 中国古典艺术中非常讲究辩证思维。张岱年先生在谈到中国哲学思维中整体的特点时指出:“整体思维本身又包含着辩证思维……主张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多样性中的和谐和对立面的统一。”“和”是指多样统一或对立统一,是指由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也就是追求多样的统一。因此,避免重复雷同、求异求变,不仅不予求和谐的整体思维方式相矛盾,相反,它正是体现出这种“围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艺术思维特点。 “中”是指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正确原则和方法,是实现统一的途径与标准。本意是提倡一种正确的道德,正确的理性,不走极端,强调情于理的统一。表现在中国古典舞中就是,既表达了舞蹈中流动发展的情感,同时又能很好的把握静态瞬间的造型;既表达了宁静的情感,同时又能很好的展示外在的身体中动的幅度。 在舞蹈《善舞丹青》中,当表达内心和情感的宁静、恬静时,并没有停止外在的身体把握适度的动,当表达身体亮相或静态造型时,并没有停止内在情感和呼吸的流动,而是都在把握好各自的度,动静中和。 在中国古典舞的实践中,无论是学习还是欣赏,无论是表演还是编导,“动”中之美远远不止用眼睛看到的肢体在空间的运动,更多的是含蓄表达那内心深处永远无穷的静美,只能用心灵来感悟其中的美妙之处;“静”中之美也远远不止用眼睛看到的安静和静止,而是隐藏着用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方式传递深浓的动态之美,只能用心灵来感悟其中的玄妙之势。因此,挖掘中国古典舞之美,不可或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一重要因素。 四、总结 总之,在中国古典舞的实践中,无论是学习还是欣赏,无论是表演还是编导,“动”中之美远远不止用眼睛看到的肢体在空间的运动,更多的是含蓄表达那内心深处永远无穷的静美,只能用心灵来感悟其中的美妙之处;“静”中之美也远远不止用眼睛看到的安静和静止,而是隐藏着用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方式传递深浓的动态之美,只能用心灵来感悟其中的玄妙之势。因此,中国古典舞之美,不可或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一重要因素,这样的古典舞才能更加凸显其中不可或缺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13af5490c69ec3d5bb75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