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考一 中国政治历史综合题

时间:2022-07-12 12:02: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周考一 中国政治历史综合题

卷一部分:选择题(共48题,每题1分,共48分)

1.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2.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开放的范围,较诸汉代更广大、更自由。这段话论述的主旨是

A.唐代士族门阀制度已经崩溃 B.察举制使政权的基础扩大了 C.唐代的政治比前代又有进步 D.古代选官制度具有民主性质

3.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钱穆意在说明

A.研究历史要尊重历史真相

B.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

C.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不能说是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 D.历史研究要区分历史的叙述和历史的真相

4.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这一盛典( )

A.念祖思亲,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 B.共建精神家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C.传承孝道,增加汉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追本溯源,弘扬光大民族精神

5.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

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 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 6.《唐会要》载: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如后举事发,长吏奏停现任。„„并量事轻重贬降,仍委御史台常加察访。”可见唐朝科举

A.士人可直接报考进士 B.重视对士人品德的考查 C.看重士人诗文水平 D.由御史台主理考试事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8.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1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州、县

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 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9.“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度变革层面来看是指

A.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B.决策程序规范化 C.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11.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2.《国史概要》指出:“忽必烈即位初期,有十路宣慰司,又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这表明

A.元朝初年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B.宣慰司和行省两级地方行政体制形成 C.中书省掌管全国的最高行政权力 D.行省最初仅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

13.“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14.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里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 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以下不属于重新评价表现的是

A.更新观念,学习西方 B.民族觉醒,一致对外



2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10.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里的“进步”从制




C.兴办实业,挽救危亡 D.崇尚理性,倡导民主

16.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17.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更清晰地了解到英方的要求后,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部分内容)“一、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再次强调“不准久住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只是询问款项如何筹措”,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18.由台湾拍摄的反映抗日战争的历史纪录片《一寸山河一寸血》1995年出品以来,历经5次再版;从第4版开始增加了战时延安红色根据地的生活,加进了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游击战牵制了日军的事实。现由中视丰德出资购买了该纪录片的大陆版权,并完成第6版《民族抗战》的编辑制作,计划于201510月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据此推断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片是纪录片,因此对于抗战史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B.该片的制作出品是在“九二共识”精神的指引之下完成的 C.该片的修订再版,体现了制片方“把历史还给历史”的创作理念 D.该片将在央视播出,说明了党中央对正面战场抗战历史的充分肯定

19.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 20.历史地图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对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图一: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图二: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A.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变为民族矛盾 B.中共军队由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C.国共两党的关系由对抗到走向合作 D.根据地主要分布区域由东南到西北

21.“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22.1942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该史实深刻反映了 A.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威力 B.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D.中国大大支援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23.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长的蒋介石发表演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



3




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说

A.国民党右派极力伪装革命 B.国共两党经济纲领基本一致 C.国共两党的社会基础趋同 D.国共合作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24.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 平型关战役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百团大战

中方统计

歼灭日军1000余人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毙伤日军5万余人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日方统计

167人,伤94

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伤亡32万余人

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2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马头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26.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27.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28.“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进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进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29.“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建立 A.符合中国的国情





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

C.是区别西方政治制度的需要 D.是建立新的民主制度的要求

30.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4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31.1949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②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

3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 C.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33.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 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

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 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

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4.有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这肯定了中国的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分权制衡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缺乏广泛代表性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3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作主 B.对话协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 C.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 D.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3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5

35.1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38.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是 A.奠定了我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B.使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 D.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9.1994年上映的《被告山杠爷》主要情节是:某偏僻小山村堆堆坪的最高党政领导人山杠爷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好事,深受村民拥戴。强英不孝敬婆婆,甚至动手打老人,山杠爷得知此事后当着全村人的面斥责强英。想不到强英回家后反把怒气撒在婆婆身上,激起了公愤。山杠爷于是命人将她绑走游街„„当天晚上,倔强的强英就上吊自杀了。检察院收到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山杠爷被押上了警车。下面是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了文革期间,全国范围内出现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十五大以后党和政府依法治国的决心

③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还很薄弱 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0.“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该协定当时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中苏共同对付外来侵略 C.有利于中国进行国内经济建设

B.有利于中苏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 D.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41.“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他们在公报中只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美和解而出卖原则。”此次中美“会谈”( ) 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D.取得了中美两国建交的成果

42.1954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的邀请访问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人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43.20世纪50年代,在评论某一国际会议时,美国舆论认为,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 A.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44.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除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



B.朝鲜战争的冲击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影响

6

45.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一”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




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46.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还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代办”这个称谓和机构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B.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C.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47.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

积极报道 消极报道 中性报道

1960年第一季度

0 323 16

1975年第一季度

2 81 10

1985年第一季度

51 88 224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 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48.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 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1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 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 A.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卷二部分:材料题(4925分,5027分,共52分)



49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4日定为“宪法日”,依法治国再迈新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



7




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历史原因。15分) 50、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唐初名将李靖曾讲:“天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当然,唐朝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做到“爱华夷如一”,但其民族政策之开明则的确堪称历代之冠。唐太宗征辽东,掳得高句丽百姓一万四千口,本当分赏将士,“上愍其父子夫妇离散,命有司平其直,悉以钱布赎为民。欢呼之声,三日不息。,少数民族的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黑齿常之、李谨行等都深受重用,有的还成了驸马。开元、天宝之际、少数民族将帅甚至成了唐军主力。安禄山、哥舒翰还晋升为王爵。——《唐朝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要谈战后日本的政治外交史,谁都不能绕过1952428日这个重要纪念日。因为就在这一天,两个决定日本命运的条约,即《旧金山媾和条约》和《日美安保条约》正式生效;与此同时,一个决定日本对中态度的《日华和平条约》,也于同日签署。如果说,《旧金山媾和条约》意味着美国占领军结束其单独占领日本的体制(安倍政权称之为"主权恢复日")的话,同一天生效的《美日安保条约》则规定了之后美日之间主仆的基本关系。

东京与北京如此这般不正常的关系,直到1972年日相田中角荣访华,特别是在1978年两国签署和平条约之后,才告一个段落。但是,围绕着“历史”问题与“台湾”问题,两国并未达成圆满的协议。...... 除此之外,尽管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与1978年中日签署的和平条约,但还遗留下一个悬而未决问题。那就是钓鱼岛(日本称之为“尖阁列岛”)的归属纷争。时任中国副总理邓小平197810月在东京记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有关问题时,曾发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谈话。他指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我们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这次签订中日和平条约,双方也约定不涉及这一问题。 对于邓小平的这番谈话,据当时日本各大报的现场报道,台上台下回应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自此之后,也未见有任何日本官员对此提出哪怕是些微的异议。"搁置争议是中日两国达成的默契或共识"遂成为国际舆论界的常识与定论。

——卓南生《甲午年谈战后中日摩擦根源与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朝所采取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日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因素,并就如何处理好中日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12分)

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bcc9090fe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