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谭天度的东江游击诗 作者:高宏的 来源:《红广角·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4年第1期 军旅诗词,历来是诗词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华章。我儿时,曾经朗诵过东北抗联李兆麟将军的游击词《露营之歌》,其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名句就描述了那段艰难岁月,令我终身难忘。到了六十年代初,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被谱写成歌曲,那气势磅礴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气概,更令我心潮澎湃,我与许多同学都常常情不自禁地朗诵、高歌。再以后,我拜读了陈毅在赣南打游击时创作的游击诗,其中有首诗词这样表白:“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诗中展现了革命老前辈们的理想和情操,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一直激励着我。八十年代,我在从事广东地方党史研究中,接触到了许多老革命,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在那段峥嵘岁月中写下了不少诗篇,其中让我激荡心怀的就有谭天度的东江游击诗。 谭天度,广东高明人。他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参加过被毛泽东称为中共三大法宝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开创性活动,是一位历经百年风云的老革命。在国共两党同时代的重要人物中,他是最长寿的,度过了一百零六岁的高龄,是一位“世纪松”。谭天度一生爱好诗词,直到晚年,仍能背诵两三百首古诗。他还常常借鉴古人诗词中之精华,时不时进行创作,以此言志、抒情、记事。在谭天度创作的军旅诗词中,最著名的是他参加南昌起义和抗战时期的几首,本文讲的就是抗战时期他在东江创作的抗日游击诗。 1941年12月25日,日军攻陷香港时,谭天度正奉党组织之命在香港开展统战活动。根据党组织决定,他立即返回到东江,参加了秘密大营救的具体组织工作。届时,中共南方工委任命谭天度为中共惠阳前线工委书记。1942年2月,谭天度在宝安县白石龙村参加由南委副书记张文彬主持召开的领导干部会议。会议总结了广东三年来敌后游击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目前形势,明确了今后的主要任务。会议决定成立东江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东江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林平为主任,梁鸿钧、曾生、王作尧、杨康华、谭天度为委员。会议决定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3年12月2日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会后调整了东江地区的各游击队,将惠阳宝安地区的游击队整编成惠阳大队,谭天度任政委。 惠阳大队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重点活动地区就是以大鹏湾为中心的梧桐山、横岗、盐田、大梅沙、小梅沙、坪山、田心、大鹏,以及香港的新界一带。1942年5月,惠阳大队在横岗附近的铜锣径打了一个胜仗,成为东江游击队的一个突出战例。同年“双十节”那天,惠阳大队在谭天度策划下又在盐田打了一个胜仗,解放了盐田,迫使日伪军全部龟缩到沙头角。那时的盐田是惠阳县的重要出海口,设有海关。这一时期,东江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曾生长期蹲点在惠阳大队,他常常与谭天度商量各项事宜。 1942年秋冬,顽军纠集了一个团的兵力向惠(阳)宝(安)边区进攻,企图消灭惠阳大队。此时,谭天度与曾生决定,将西面粤港边界的梧桐山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并率部向西转移。有一天,部队转移至大鹏湾附近的庵上村,这里离沙头角只有三公里。当时曾生与谭天度分析了敌情,认为此地正处在敌顽夹击之中,必须迅速脱离这一危险境地,并商量了突围的方向和时机。晚饭后,曾生同谭天度率领短枪队从盐田顽军及沙头角日军的结合部中间悄悄穿插出去,然后在大鹏湾海边乘船,在九龙新界的榕树坳村登陆,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以后,他们将部队化整为零,采取小部队分头出击的作战方式,终于扭转了被动局面。 这一时期,谭天度在大、小梅沙一带撰写了一首游击诗:《袭击日寇后从海上转移》,描写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斗争情形。 诗云: 海洋万里接天齐,漫漶乌云压首低。 月黑浪花翻似雪,风高帆影去如飞。 沙场交锋犹历历,战士兴发笑嘻嘻。 游击生涯天地阔,无分早晚与东西。 又有诗云: 海洋黑夜望如迷,痛击倭寇又转移; 战士挥拳评敌势,舵工挚帆御风飞; 停舟始觉行程远,登岸还因涉水迟; 四野苍茫犹酣睡,天教月出送人归。 谭天度晚年时常背诵这首诗,背诵后,还要进行自我解读。他尤其喜欢的是诗中的这段描述:“沙场交锋犹历历,战士兴发笑嘻嘻。游击生涯天地阔,无分早晚与东西。”他说,那时的条件极为困苦,弹药和食品都极为匮乏,乐观是战胜困难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谭天度是大学毕业,知识面又广泛,在部队中可算是“大知识分子”,加上他性格开朗、幽默,于是,每次打仗后,他都要给大家开玩笑和讲古仔(广东话“讲故事”),以此“犒劳”大家,总引得指战员们捧腹大笑。谭天度在民间曾学到一些中草药知识,又从书上看到不少科学常识,于是他在行军中经常教大家识别大自然恩赐给的一些天然“食品”,鼓励大家以此代粮,以补充营养的不足。如,他见到竹虫及野蜂蜂蛹,就说这是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见到岗稔、地稔、何首乌、糖罐子、复盆子等植物,就说哪些能壮腰补肾,哪些能收敛止泻,哪些能祛风活络等,随即他还要津津有味地带头尝鲜。曾生见此,也不时抢过去品尝这些“纯天然食品”,还封了谭天度一个“维生素大王”的雅号。东江纵队的老战士们就是靠着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终于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在大、小梅沙,谭天度还于1942年创作了一首诗,名曰《夜过梅花尖》。 他在诗中感叹道: 巍巍一柱独擎天,耸立海隅不计年; 朝代兴亡应有故,英雄成败岂徒然。 敢撄强暴凭风骨,能负艰危仗铁肩; 正值国家多难日,坚贞应似梅花尖! 谭天度在诗文后附注:“梅花尖在宝安县大梅沙与小梅沙之间,近海边。山峰很象人造的石柱自平地树立起来,挺拔秀美,大有睥睨一切,独支大厦的风度,夜行军经过有感。” 晚年,谭天度也常常讲到这首诗中的情景,他特别强调的就是诗中的后四句。他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日本侵略者,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有不甘做奴隶的精神,有用自己的血肉铸造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0a251767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