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观鱼潭》(作者-李白)唐诗赏析 【作品介绍】 《观鱼潭》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 全唐诗 》的第185卷。 【原文】 观鱼潭 作者:唐·李白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注释】 参见——屈原《渔父》中:“渔父莞尔一笑,鼓榭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我足。’遂去不复与言。“ 参见——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缨,浊斯?足,自取之也。“ 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何必”二句:《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古水名,在湖北境内。 【作品译文】 在碧绿的小潭边观鱼,树叶飘落潭水透明清澈口鱼凡 跃出水面,被夕阳的余辉染成紫色,水面上处处荡起圆圆 的波纹。暮霭浮起,飘入竹林逐渐散去,秋天的月儿,照 得沙汀一片光亮。何苦吟着沧浪歌归隐江湖,这潭清水, 完全能洗涤我的帽缨。 【赏析】 写作年代不详,此诗以闲适的笔调描写观鱼清潭的乐趣,极写其观群鱼自由无碍戏游于碧波中的乐趣,表现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结句“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体现李白追求闲适自由和意欲摆脱利禄羁绊的高洁志趣。诗人从白天、日暮、夜晚的不同角度写鱼潭的景色,富于变化。 这首诗写从暮到月出在清澈的碧潭上观鱼的情景,意境真切。 此外“木落”的意思是“叶落”,“木”字含有枯黄、干燥之意,准确写出了秋天植物的特点。并且作者在诗的最后,运用典故,点明了本诗的题旨:守洁不污,独善其身。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http://)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繁体对照】 《全唐?》卷185_16【??潭】李白 ??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波??生。 ??浮竹?,秋月照沙明。 何必?浪去,?焉可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405c0b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