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文化底蕴:五美欣赏 紫砂壶到底有没有文化底蕴?这个问题如同人有没有灵魂一样至关重要。 我们看了许多关于紫砂文化的书籍,听许多人说起紫砂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当我们思索紫砂壶的文化底蕴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却没有人给出正确的答案。 有“北京老壶”之称的宋双才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今人们收藏紫砂壶只看泥料、工艺、款识、年代,而不知紫砂真正打动人心之处在文化。紫砂壶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壶上有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有金石篆刻、诗词铭文,当水注入壶内,还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有如泉水流淌的音乐;有些壶型仿佛舞蹈动作的定格。但,一抔泥土之所以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寓意,它的精神本质。如同月饼之美在于象征着团团圆圆,玉石之所以几千年来被文人所宠爱,因为它是美好人格的象征;因君子比德于玉,演绎出一套博大精深的玉文化;紫砂壶的魅力同样如此。宋先生在总结紫砂壶文化底蕴的时候,借鉴玉之“五德”提出紫砂文化的“五美”。 和之美 “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是对多样性的坚守。紫砂壶的和之美就体现在对万物多样性的尊重,在于一视同仁的胸怀。 和一切茶。爱茶人都知道,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乌龙茶需用盖碗,但是紫砂壶作为泡茶器皿,既可以用来喝绿茶,也可以喝现在时髦的普洱茶。自明代人们饮茶习惯发生改变以后,紫砂壶成了最好的饮茶器皿,那时还只有绿茶。直到清中叶以后,有了发酵工艺,茶的种类多了起来,人们发现,紫砂壶适合于各种茶,能冲泡出最好的效果。茶具砂为首,无论是高贵的普洱、龙井,还是乡村野老的茉莉花茶,置于紫砂壶中,都可氤氲出最醇正的香气,流淌出最本真的色泽。 \ 和一切人。无论饮茶者高低贵贱,紫砂壶一视同仁。皇帝可以用,普通民众也可以用。皇帝尽管用出皇帝的气派,百姓自有百姓的乐趣,紫砂壶承受着不一样人一样的爱。 和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皆可幻化为壶,皆可把玩于掌心之中。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愿望带到壶上。有一壶名为波浪锥,波浪锥传说是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武器。但人们企盼和平,希望化干戈为玉帛,化利器于茶水之中。这把壶自然表达了做壶人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李昌鸿先生曾做一对儿壶,名为雍容华贵。一高一矮两壶象征夫妻二人,壶上刻有举案齐眉故事,祝愿人间和和美美。壶可传情、可达意,紫砂和万事万物万种情愫于壶上,令赏壶人思接千载。 融之美 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要素。大千世界,万水争流,汇入大海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人生的至高境界既在合而不同,又讲博采众长,互相吸收。《周易》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刚柔相济也是这个道理。壶小乾坤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哲理皆容于一壶之中。 融金木水火土。书画纸张由树木加工而来,遇火立刻成灰。而紫砂本身是土,又含铁质,遇水成泥,逢火成陶,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烈火中融为一体,锻造出一个通透的新生命。这一锻造过程不需任何修饰,不像瓷器那样需要包上一层彩釉。紫砂壶可以说是表里如一,素面素心。 融方圆刚柔。紫砂壶不仅造型上有方圆之分,壶身、壶把、壶嘴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壶上的线条更是有曲有直、刚柔相济。即使看似圆形的筒身,其横截面也可以是方形,真是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再细观壶之神韵,即使气质刚强似猛士,曲水流长处也自有侠骨柔肠。 融天地四方。壶身虽小,却能自成一个世界。壶中有上下,壶因为有把有嘴可以分出前后左右,甚至因为它的闭合结构可以分出表里。壶上的“上下左右前后”与天地“六合”一样合成一个天下,且两两相对应而存在。 用之美 苏东坡仰天长啸:“天生我才必有用”,道出了顶天立地的豪情!用,是气魄,是价值所在,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做有用之才不仅是历代文人侠士的人生追求,也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顽石可填海、可补天,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万物之美也在用中得以充分体现。 然而收藏界却滋生出一种怪现象:一件所谓古董放进多宝阁养尊处优,它的收藏价值节节高升,它的实用价值却随之降为零,成了尊贵的“废物”。比如玉如意,原本是民间搔痒的工具,后来渐渐转化成陈设珍玩。如今你是万万舍不得拿它在背上挥舞了。紫砂壶却是收藏品中的另类,它永远不会丧失实用功能,它的美就体现在与你朝夕相处的饮茶起居之中,而且越用越美。 紫砂壶的美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汩汩,茶香袅袅而来,壶在你眼中亦真亦幻,龙飞风舞,却又触手可及。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无论青花瓷、青铜尊还是罗汉塌,都会用旧,而紫砂壶却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壶靠使用以养生,以养浩然之气。 紫砂壶的用之美也并非逞一时之强。紫砂壶与茶文化相伴而生,只要茶在,它就有用武之地,就可以日日提醒你不可一日无茶,不可做无用之人。 奇之美 追求奇特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有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文似看山不喜平。传说紫砂壶的创始人供春曾做过一把壶,不泡茶时壶为褐色,往壶里注水,壶身随水位上升渐渐变色,注满水后全部变为绿色。不论这样的传说是否属实,可见在紫砂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追求奇特是一个目标。 紫砂材质特殊,这是一奇。它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可以适合一切茶,泡茶隔夜不馊。而且紫砂材质有类似海绵的吸附性,常沏茶的壶,就是不放茶叶,水中也有茶香。紫砂还可以独立成陶,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添加其它矿物而独立成陶的陶土,它本身具有很好的粘结度和可塑性,具备单独成型的能力,是世上的泥土中最奇特的一种。用这种被称作泥中泥岩中岩的五色土做成壶,出窑时形比冶铜,入手光可鉴人,且越用越有玉感,不能不谓之奇。 紫砂壶表现力强,又是一奇。我们看一幅油画往往会产生真实的幻觉,当眼睛近距离观察一幅油画时,除了笔触就再也无法看到所表现的其他物体质感。紫砂就不一样了,用紫砂做成的牡丹壶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芒果壶看上去就是刚从树上摘来下的芒果,无论从造型、颜色还是质感来看,都惟妙惟肖。远看如是,近看也如是。紫砂做出来的动物、鸟虫更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此外紫砂壶形态上“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大师级的壶每次都是创作,每一把都有不同,变化多端,幻化无穷。艺术贵在变化,紫砂壶把变化的奇美表现到了极致。 隐之美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由来已久。大隐隐于市,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精英的主流人生观。从姜太公钓鱼,到诸葛亮隐居茅庐,传统文人的人生哲学是才能得不到施展时韬光养晦,一旦被重用便会鞠躬尽瘁、豪气冲天。紫砂壶也有这样的气魄。 古人评价紫砂土与黄金争价,紫砂壶可与商鼎周彝比肩,甚至感叹:“人间珠玉安足取?不及阳羡一抔土。”可见在爱壶人眼中,紫砂壶虽不是金子却也一样发光。一把好的紫砂壶流落到哪里都不怕被埋没,它在日月精华中休养生息,等待人们发现它的真正价值。而一旦被发现,它尊贵的气质使它即使放在皇宫里也不会失色。虽然仅是一抔泥土,却能化高贵于泥土之中。紫砂壶表面无釉色,不以浮华悦人而藏温润光泽于泥内,只有在不断使用当中才会越来越美。这种含蓄、深沉的姿态也是一种人生的启迪 紫砂壶的“五美”恰与玉的“五德”形成巧妙的对照。宋先生总结说:玉的仁、义、智、勇、洁“五德”是玉石的天然之美,是指向自身的五种品德;而紫砂壶的和、融、用、奇、隐“五美”则是经过艺人的创造赋予的,不同水平的壶,五美的程度也表现不同。这五美要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在万事万物的联系中得到体现。品读紫砂壶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精神的修养,寓教于乐,可以净化心灵。西方人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的紫砂壶文化,有的美国人甚至把紫砂文化同中国文化划等号。而紫砂壶的文化底蕴究竟是什么,国人至今还没有系统的阐释。北京老壶拿自己的一家之言公之于众,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对紫砂壶的文化底蕴,归纳总结出更为准确的诠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44164269eae009581bec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