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2)原文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春在溪头荠菜。 以及《西江月》的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于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 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 愁 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 ,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 愁 ,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 1 愁情 ,他是 爱上层楼 ,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 爱上层楼 ,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 爱上层楼 ,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 爱上层楼 ,又同下面 为赋新词强说愁 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 不识愁滋味 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 愁闷 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 不知愁 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 愁 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 一腔忠愤,无处发泄 ,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 而今识尽愁滋味 ,这里的 尽 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 欲说还休 ,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 欲说还休 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 尽 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 欲说还休 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2 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 天凉好个秋 。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 愁 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 少年 、 而今 ,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 少年 是宾, 而今 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点评】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的作品。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 而今 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 为赋新词 ,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 愁苦 的字眼应景。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 不识 写少年人根本 不知道 什么是 愁 ,十分真切。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7c639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