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起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诚信的起源 诚信,是我国公民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财富。这一宝贵的思想财富,远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哲们,对诚信的论述如云,十分重视诚信的人格塑造。 《老子》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是说:诚信的话不见得好听,好听的话不见得诚信。《晏子春秋》讲:“言无阴阳,行无内外。”是说:言行一致是诚信的特征。《墨子》讲:“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符节也。”是说:说了就要做,做了就不要半途而废,使言行一致就如同符、节那样的信物一般。《论语》讲:“民无信不立。”是说:大至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诚信都是立身之本。又讲:“朋友信之。”是说:人与人的交往要讲诚信。又讲:“主忠信。”是说:忠和信是人伦社会两大思想支柱。《礼记》讲:“君子诚之为贵。”是说:诚信是有高尚道德水准的人最为宝贵的品格。又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是说:诚信的定义就是不搞自欺欺人。《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是说:诚信是客观世界的要求;如何认识和实践诚信,是每一个人所言所行的正道。《荀子》讲:“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是说:有高尚道德的人提高思想品格,最根本之点是在诚信上下功夫。 必须说明的是:古汉语中,诚、信是独立的两个字,没有这两个字的合成词。到了现代特别是白话文提倡以后,由于诚、信都有真实、不欺、可靠、相信的涵义,人们为了加重语言表达的色彩,才发展出来“诚信”这个词。 翻开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册,我们会无数次地看到:凡是讲“诚信”者,都收到良好回报;凡是不讲“诚信”者,都遭到应得的惩罚。 中国传统伦理对诚信问题的探释,可以追溯到先秦儒家。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出现“诚”的概念,《尚书·太甲下》中有“神无常享,享于克诚”的记载,此时“诚”主要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周易》中,“诚”已摆脱纯粹的宗教色彩,具有日用人伦的道德意义。《周易·乾》中讲:“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诚”在孔子那里虽未形成理论概念,但他多处讲“仁”,其修己爱人的内在意蕴与“诚”是一脉相通的。在孟子那里,“诚”逐步成为体验道德本体、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孟子以此告诫人们,“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荀子发挥了孟子“诚”的思想,并开始以“诚”涉政,把“诚”从做人之道扩展为治世之道,指出“诚”乃“政事之本”。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成为连接“格物”、“致知”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成为道德内养与外成的关节点,具有促进道德完善、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与下安宁的多种社会功能。 尽管汉代以后,儒学受到冲击,“诚”的崇高地位逐步丧失,但至宋明时期,伴随着理学的复兴,“诚”重新被理学家们所重视。宋明理学家们不仅对“诚”的内涵作出哲学思辨的演绎,而且把“诚”作为维护封建“天理”的精神元点加以阐发。当然,儒家释“诚”,自始至终笼罩着唯心主义的神秘光环,加之宋明以后,由于“诚”的功用和维护封建统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天理”的外在规约性,使得“诚”的本原之意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和异化,“诚”所本有的活泼之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但总的看来,儒家高度重视“诚”在成己成人成事中的重大功用,视之为道德的根本,其内在精蕴令人仰止。 宋以后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家,试图赋予“诚”以唯物主义的解释,如宋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叶适认为,伦理道德应存在于实际事物之中,因此,他把“诚”解释为“诚然”,用今天的话讲即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规律。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大师王夫之在道德修养论上充分肯定“诚”的价值。他对“诚”的解释是:“诚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尚书引义》)要求人们按照客观事物的真实面目去认识它,“诚”,就是“实”。这些唯物主义思想家关于“诚”的解说无疑包含着诸多真理的颗粒。 纵观中国古代的思想学说,无论是对“诚”的唯心主义解释,还是唯物主义解释,都有其阶级性的内容,但同时也赋有民族性的特点与人民性的精华,其基本含义离不开真诚、诚实、诚恳、诚挚、诚笃等积极意义,这些都是成就道德人格、造就良善人伦所不可或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ab4105284ac850ac02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