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蒙娜丽莎》——从符号学视角解读《蒙娜丽莎》

时间:2023-02-04 10:20: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你所不知道的《蒙娜丽莎》 ——从符号

学视角解读《蒙娜丽莎》

要:《蒙娜丽莎》堪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也有不胜枚举的学者鉴赏和分析过此作品,现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视角,运用不同思维模式和鉴赏方法,对名作《蒙娜丽莎》作出解读,分析其画面背后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符号学;解读;象征意义

符号学是20世纪初新兴起的一门学科。最初西方著作给“符号学”的定义一般都是“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说”。这个定义实际上来自索绪尔,索绪尔一百多年前建议建立一个叫做“符号学”的学科,它将是“研究符号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作用的科学”。学者赵毅衡在1993年就把符号学定义为“关于意义活动的学说”,并认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任何一件事物——文字、物体、或者是一件艺术作品,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符号,既然是符号,就有其象征意义。它们通过对视觉原理的研究可以使艺术家甚至普通人都能从我们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去解读艺术,这也不失为一项乐趣。如今,符号学经常被运用于到视觉图像研究中,笔者试图将《蒙娜丽莎》看作符号,从外在形式入手,解读她的内涵。

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堪称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除了是艺术家,用现在的话来讲绝对是复合型人才,他的主要身份是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而且也是音乐家、雕塑家和画家,要想说清楚他的职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许是他的兴趣太广泛了吧,以至于在一则笔记中他这样写道:“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

《蒙娜丽莎》具备科学和写实的特征,正是欧洲古典写实美术创作方法上具备一种标准或象征的符号。达芬奇早期受到文艺复兴初期的马萨乔的影响,有着精确的透视法与几何秩序感,主要人物处于金字塔形布局中,采用黄金分割比例。

1


有一种朦胧的气氛,这种薄雾般的氛围至始至终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蒙娜丽莎》就是完全体现这一特点的一幅作品,她以“神秘的微笑”闻名于世,画中女子的身份扑朔迷离,大多数人认为她是商人弗朗切斯科.德尔.乔孔多的妻子丽..盖拉尔多,如果确认是丽莎夫人,那么肖像绘制之时她应该是芳龄24岁,但是之后,不知什么原因,达芬奇保留了这幅作品,而且随身携带,寸步不离,在他于法国去世之后,该肖像画进入了弗朗西斯一世的收藏室,进而从王室收藏转而成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这一经历更增添了这幅画的神秘意味。

《蒙娜丽莎》采用了北欧的四分之三侧面姿势,上半身以及双手也出现在了画面中,整体构图呈稳固的金字塔形。打破了文艺复兴以前肖像画固定的程式,这种构图形式使人物更加沉稳、端庄。这一时期的女子肖像使用珠宝或华服装饰是一个习惯,在珠宝上所花的心思几乎与表现人物相当,但是丽莎身上一件首饰都没有,倾泻在她身上的光线在不同的程度上营造出来一些光影效果,使我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她的脸庞上。达芬奇集中精力描绘了蒙娜丽莎按照当时的流行样式拔除眉毛后露出来的前额,把我们的目光停留在她的双眼和覆盖在她前额的面纱上,宗教式的坐姿,精细的双手刻画,深色的衣袍,再加上一抹似笑非笑的笑容,让我们觉得画面似乎有着某种象征意义。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深化和扩大了表情原理,加深艺术形象的心理内容,善于表现内在的思想情感。几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学者专家对“蒙娜丽莎”的微笑作出解读:有人说她的微笑是开心的;有人说她的微笑里藏着悲伤;有人在他的微笑里感到赞誉;又有人感到她的微笑是难以捉模的。总之,关于“神秘微笑”的猜测数不胜数。

蒙娜丽莎具有最令人心仪的微笑,她的笑恰到好处,这是一个最适时的笑最适度的笑。蒙娜丽莎的笑为什么被誉为永恒的迷人的微笑,因为达·芬奇表现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瞬间,恰似《掷铁饼者》的那个运动瞬间,“正在微笑”是一个“最富于蕴育性的一刻,从画面中都可以从这一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蒙娜丽莎她展现的是最令人心仪的微笑,不是坏笑、傻笑、偷笑或狂笑。 蒙娜丽莎正在微笑,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许多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并困惑于她的微笑,因为它好像在变化。这一切听起来有些神秘,它也确实如此,一件伟大艺术作品的效果往往就是这样"理想的形式美既不是太过直接了然,又不会含糊不清。琢磨不定才耐人寻味,似是而非才给人留下遐思的余地。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一般都是以真实世界上进行思考,以真实的世界创作,所以很久以前绘画作为了一个载体而存在,艺术家们也是记录了生活的本质,对于生活的一种记录。而达芬奇所记录的不仅是生活的本质,更是带有一种美感。画面背景及其构图关系也具有其象征意味,将人物放置在自然风景之中,正体现了达芬奇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的思想。山峦从渐次渲染的冷色调背景中浮现出来,交错的山水、小路、桥梁和女子肩部衣袍上的高光相呼应,细碎的高光体现了衣料丝质质感。整个风景被丽莎分成左右两部分,蒙娜丽莎左肩在前右肩在后,因此左肩比右肩偏高,左肩上的风景地平线也稍高于右肩上的风景地平线,两个不一样的地平线显现出来背景不是一个地方,薄薄的弥漫在空气中的薄雾,使我们忽视了透视法的不科学,就如同我们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一样,画面呈现出一定意义的悠远感和意境感。远处的地平线变得模糊,主题人物刻画精细,空间的远近关系被加强,作品的空间感得以体现,也更好的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些也许就是《蒙娜丽莎》真正迷人的地方吧,我们总是会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总想探知未知的领域,而达芬奇的绘画里总是以科学的严谨为指导,正如傅雷对他的评价一样:“达芬奇是历史上最擅长思索的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其中每根线条,每点颜色,都曾经过长久的思索。”耗时4年的精力,做到最大程度上忠实的模仿自然,再加上达芬奇富于探究式的头脑,对光线科学的见解和深刻的处理,使它成为达芬奇艺术天分的根源,也让后世的我们至今仰慕不已。

参考文献

[1]李民.一画一世界:对蒙娜丽莎的解读[J].艺术百家,2006(06):124-129. [2]袁蓓,王小平,初建杰,葛畅.符号学视角下的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特征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30(01):53-55+81.

[3]陈宏可.从符号学的视角解读抽象绘画[J].美术大观,2017(06):62-63. 1 赵毅衡.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国际新闻界,2013,35(06):6-1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dd06b00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