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析题 1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不一定是唯物主义。 (1)正确。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哲学都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被人认识的,即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一部分唯心主义哲学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2)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在认识论上坚持反映论,即坚持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坚持人的认识是认识自己的感觉或是对“客观精神”的自我认识。 2、承认运动的观点就是辩证法的观点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前进的变化和倒退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不仅是运动变化的,而且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机械论、循环论也承认变化,但不承认发展,则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这一命题抹煞了是否承认发展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错误(1)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承认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但是形而上学也不完全否认联系和发展,比如庸俗进化论,它也承认事物的发展,不过,它只承认事物量变而否认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不能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后区别开来。(2)不仅承认联系和发展,同时还必须承认内在矛盾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的观点,才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4、一切发展都是变化,一切变化都是发展。 说一切发展都是变化正确,说一切变化都是发展错误。(1)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的世界,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它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以说一切 发展都是变化(2)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变化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另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趋势。后一种变化是发展,前一种变化是则不是,说一切变化都是发展是错误的。 5、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是区别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 错误(1)从形式上看,量变同质变相比较,是缓慢的、渐进的、不显著的;质变则表现为迅速的、突然的、显著的。这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之一。但是,它不是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量变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原有度的突破,是量变的渐进性的中断,是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因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原有的度,是否引起事物的质的变化,才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错误(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2)整体和部分则是反映事物的包含和组合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是部分的总和;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3)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不能把两者等同。 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就越快。 错误。(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原理的内容。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既包括矛盾的客观存在又包括矛盾的解决、转化,没有矛盾的解决和转化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因此事物的发展并不在于矛盾的多少。如果认为矛盾越多越好,就会人为地制造矛盾,这是否认矛盾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8、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错误(1)必然性是由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二者辩证联系,不可分割。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物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现。(2)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反复试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做科学的敌人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上也就取消了科学。 9、“科学之科学”的提法正确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①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②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3)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4)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真理是客观的,对于某一事物在一定时期、一定层次上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11、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2)真理的客观性,是就其内容中包含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而言的,并不能否认真理是人们的一种认识,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的结果,是正确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真理是指人们的一种正确认识。 (3)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是不依人的认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真理只是对规律的正确反映,但不与它相等同。 1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绝对的。 (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3)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做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4)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3、人对世界的反映类似于人照镜子那样的活动。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上述观点否认了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认识看作是如“照镜子”一样的机械摹写。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反映、摹写与选择、建构的统一。 14、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但人的认识并没有结束,由于客观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其本质暴露的过程性,以及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这就要求通过不断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反复认识才能不断发展和深化认识。 (3)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应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1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 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本质的科学论断。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它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②它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建立在实践基础上。 ③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d46b1ab7360b4c2e3f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