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时间:2023-01-18 11:2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作者:张志凤

来源:《广西教育·A版义务教育 2019年第9



张志凤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幼儿园社会课程的开发与组织不够完善和科学,依托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及活动的设置与开展现状,论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策略,提出积极开发社会课程,挖掘和提供社会教育资源,协调各方为幼儿提供社会活动的良好环境,促进社会教育形成科学化、人性化、现代化之路径。

【关键词】社会教育幼儿成长主体地位体验与互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A-0159-02

社会教育是幼儿园五大课程领域之一,与健康、科学艺术、语言等领域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幼儿园教育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所需要学习的社会内容主要分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大部分,确定了社会教育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活动设置的关键地位。然而从现实教育状况来看,不少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实效性不高,幼儿的学习内容仍然以围绕知识吸收与习惯养成为主,在社会教育方面涉及较少。即使开展社会教育,课程内容也与社会脱节,现实情况中幼儿的自主能力、交往能力远远达不到《指南》所规定的水平。可见,幼儿园社会教育从整体上看质量不高,其课程开展与活动安排存在不少难题亟待解决。为此,笔者结合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

一、更新幼儿园社会教育理念,突出情感体验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指出:“情感教育是社会性教育的内核。”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社会教育发展,主要表现在于社会教育的表层性,没有及时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去。幼儿的社会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而成,因而具有一定的渐进性。例如在集体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教育目标是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到集体中,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但有些幼儿表现出参与性不强、参与不进去等负面情绪。对此,教师往往直接分配交流范围,确保每一名幼儿能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避免不活跃、被冷落的情况。这种做法虽然达成教育任务,但却忽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被动受到教师的控制,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有的幼儿因无法融入集体而受到教师强制安排,事后教师也没有对幼儿进行心理关怀,让幼儿对自身的社会能力产生怀疑,不利于自信心的树立。再者,教师组织的部分集体活动难以激发某些幼儿的兴趣,导致幼儿参与度低。日本学者角尾稔等人在《幼儿教育问答》一书中针对“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这一问题,提出要通过孩子充当各种角色的集体性游戏活动,逐渐培养他们遵守社会法则、习俗,进行有规律生活的社会意识。对于幼儿园的课程规划者而言,幼儿教师应当着眼于幼儿个人的发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理念指导。在教育理念的选择上,借鉴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重要论点,比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社会教育开设成为一堂生活课,学生们在生活经验中进一步认识外界环境,增进与人交往的机会。再如,发挥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指导作用,把幼儿的主体地位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内容,通过建构具体的社会情境深化幼儿的社会体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创新性。此外,幼儿园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园特色等现实条件,做好教育理念的建设与更新工作,参考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共性认知,提升幼儿园社会教育理念的时代性,


增加幼儿园的办学影响力。在安全性有保障的情况下,教师不妨带着幼儿走出校园,通过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或者走读踏青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促进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让幼儿之间互相合作,让自由广阔的社会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刺激。

二、建立幼儿园、家长、社区的稳固联系

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最为熟悉的成长环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幼儿一出生就进入家庭生活,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课堂。在幼儿的情感培育、认知发展、能力锻炼、品格养成等方面,家庭亲子交往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其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育环境仍然以教室为基准,以构建情境为主要教学方式,幼儿缺乏直接的社会体验。家庭教育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幼儿的家庭环境疏离的社会教育难以取得有效的教育成果。教育活动与家长工作密切度降低,不仅不利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开展,同样不利于家长工作的有效进行。很多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一般是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或者直接建立一个班级微信群来处理家长事务,这就造成家长与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交流不够充分,很多问题教师没有精力将其全部反馈给家长。

幼儿教师要紧紧把握住时代脉搏,采用多元交流方式做好家园合作工作。在活动设置上广开渠道,鼓励家长参与诸如开学第一课、亲子活动日、幼儿园开放日等,教师应办好活动,显示自身的硬实力,在带领幼儿进入社会环境中做公益活动、户外走读时,要注重距离适度、环境和谐,特别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要与当地的场域负责人提前沟通。一方面要明确场地活动的范围限制,预先排除场地活动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做好与负责人的协调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以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及时取得联系、获得救助,发扬幼儿教师群体工作态度认真、谨慎的作风,赢得家长的认可和社会信任。此外,部分幼儿园在活动设置上没有考虑到家长参与,比如一日活动、亲子活动日、家长委员会等活动安排,都因各种原因没有持续地开展起来,从而弱化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发展质量。

三、创新发展园本社会教育课程与体验活动

幼儿的生活空间基本集中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部分,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比较少,但社会教育却不可或缺。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于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幼儿能够在学前阶段掌握人际交往技能,对于其未来的社会交往与个人成长大有裨益。时至今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重视,使得幼儿园中的社会教育活动更加丰富。但从整体上看,社会教育课程与体验活动质量不够高,不少根深蒂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其典型问题是社会教育形势与内容拘泥于传统,不够贴近时代,创新性低;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游戏、公益活动、集体出游等,形式比较单一,或者过于形式主义,没有突破点。内容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一般表现为内容枯燥无聊,例如游戏活动没有令儿童眼前一亮的内容,自然无法引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再如,在家庭教育领域,教师一般采取家庭作业的形式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比如做家务劳动、给爸爸妈妈洗脚等,这种作业布置带有强制性,且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行动能力与家庭条件,有时对幼儿的能力要求过高,且作业内容没有趣味性,幼儿的表现也不够积极。

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以生为本,围绕幼儿的成长发展组织教育内容,同时也要关注本园自身特色,提高园本社会教育课程及活动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进行社会交往。以幼儿园游戏活动为例,不应该刻意规定交往范围,而是在幼儿园内或班级内部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由活动区,如角色扮演活动区、民间游戏活动区、模型组装活动区、纸艺手工活动区等,这样有着相同兴趣的幼儿可以集中到特定的活动区中,不需要教师费力调查幼儿的兴趣范围,他们自行组合成为交流团体。这种园本特色活动区设置,有助于幼儿扩大交往范围,找到有着相同兴趣的伙伴,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良性发展。


幼儿园社会教育基于幼儿园、家庭与社会的三方合力,以幼儿成长为中心,通过课程开发、资源配置与活动开展为幼儿提供社会教育的良好环境,培养幼儿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幼儿健全人格、积淀素养、健康成长。对于现阶段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幼儿情感体验、与家长工作关系疏离、教育内容与形式拘泥于传统等问题,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教学状况展开对策探讨,从幼儿园本身找出问题,结合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与优秀经验进行改进,从而有助于幼儿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凸显幼儿教师社会教育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彩霞.分析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延伸的现状及实施途径[J.速读(上旬),20191

2]马晓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启示[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87

3]左丽云.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8

4]韩云龙.幼儿社会教育实践性问题研究——论幼儿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途径与方法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5]应湘红.浅议幼儿爱社会、爱他人情感的培养策略——以皮亚杰理论为依托看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方法[J.文教资料,20085

(责编杨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e49a14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