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 礼记·礼运 阅读报告pre提纲

时间:2022-07-16 18:03: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礼记·礼运 阅读报告pre提纲

达成古代儒家理想社会的关键,在于一个“礼”字。同时,这篇文章也因此成为礼学的核心精髓文章。

那么,“礼”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个?我们来看看《礼记》的阐释: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这一段对人性的推测和揣摩,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了。这也是为什么礼要存在的原因。大同社会,人们之间的约束是出于一种自觉性,自觉性对道德是有所要求的,但“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既然道德的自觉无法保证,通过礼制的自觉也是可以达成的。(这里也许可能会牵涉到礼与法的问题,我们可以之后再谈)

礼是怎么达成这个的? 礼的使用者:君主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

礼的本质是英明君主的治国宝器。在中国古代,这个颂扬英明君主的时代,《礼记》从君主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也是很自然的。礼制要求的是各安其位,只要没有发生身份转换,各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其实就很容易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但如果作为君主,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会更重一些。处理好礼制和其他政事的关系,礼制就可以作为一种强大的纽带从而便于政事的推行。

礼的作用方式:治人情,协诸义

·故圣王脩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脩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

《礼运》篇提到了人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和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当然,“十义”中蕴含了一些等级秩序,这其实是属于封建糟粕的内容),而礼的作用,就是把它们进行协调。首先是通过修礼(可以理解为思想品德与礼仪教育)来使人控制“七情”,从而从根本上稳定社会秩序。其次是协调“十义”,就是协调人们的各种行为,进而构建出社会的大同。相比于控制“七情”,协调“十义”是最直接的途径。

礼的作用结果:大顺

·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在这之后,礼运又从另一个角度描摹了这个中国古代的“乌托邦”——大同社会:

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馀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脩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礼运》中的理想社会描摹与当时现实的比对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能,讲信脩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达成理想社会的关键:礼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礼无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

除了《礼记》,还有许多古人对理想世界有自己的幻想和描摹。这些人的身份,角

色,立场与思想不同,所期待的理想社会也不同。在这些描摹中我们可以更深地理解理想世界,从而也有利于我们改进我们的社会状况,探索更完善的社会形态。 ·《庄子·胠箧》:庄子幻想的的奇特社会形态,对现实的极度反抗 问题的揭露: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Maybe a solution?)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 ·《韩非子·大体》:至安之世——极致法制与安宁,干预世界

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故车马不疲弊于远路,旌旗不乱于大泽,万民不失命于寇戎,雄骏不创寿于旗幢;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故曰: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毕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桃花源记/桃花源诗》:业农的世外部落,清净和平的世界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一些与“理想社会”有关的诗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坐令四海如虞唐

相对战乱的年代对和平兴盛时代的思慕 《朱陈村》: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外国的一些理想社会描摹

《理想国》哲学家领导的国家,对最高的善的追求,独特的婚姻观与自然主义的基因淘汰理念。英明君主领导的国度。 《乌托邦》:有奴隶存在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的抗议。 《麦田里的守望者》:道德堕落与异化社会中的救赎,纯真的内心世界。

当然,我们对以后未来的发展并不都持乐观态度。反乌托邦小说也应运而生。 1984《美丽新世界》《我们》

究竟我们能不能以我们的努力达成理想社会的愿望? 决定权在我们手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f2ce61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