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正是扬帆时——文化体制改革后的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风劲正是扬帆时——文化体制改革后的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 作者:张凤 来源:《剧作家》 2015年第4期 张 凤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工作队,是一个拥有儿童剧、木偶剧、皮影剧、卡通剧等多剧种的综合性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在全国儿童剧界享有较高声誉。剧院下设儿童艺术剧团和木偶皮影剧团,皮影剧团被誉为全国三大皮影艺术院团之一。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被黑龙江省文化厅树为“全省文化教育工作一面旗帜”,是省级文明单位,多次被哈尔滨市政府命名为劳动模范先进单位。剧院拥有一支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演职队伍,一批优秀的表演、导演、舞美创作人员先后荣获“梅花奖”“金狮奖”“振兴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 2014年1月16日,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保留了木偶皮影剧团的事业单位身份,将儿童艺术剧团改制为企业,实现了“一院两制”。一个单位,两种体制,既给剧院的建设带来了难度,也给发展带来了动力。 一年多来,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坚守儿童剧演出阵地,在精品创作、进入市场、剧场建设和机制探索方面不断提升实力和水平,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呈现出出人、出戏、出效益的良好态势。 一、以全面建设为基础,促进科学发展 对于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来说,文化体制改革挑战大于机遇。虽然剧院步入市场较早,在黑龙江省各专业院团中演出场次首屈一指,但如果仅仅将事业机制变成企业机制,不转变思想观念、组织管理、经营方式,就不能真正走进市场,实现经营盈利,进行自我生存和发展。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领导班子深知,转企改制只是在文化改革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胜任新的角色要求,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是关键。为此,重新定位自己的地位和角色,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机制改革的新路子,把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运营能力,开拓演出市场,打造自己的优秀品牌,走自主创新的改革之路。 面对缺少高层次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主创人才短缺、部分角色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剧院确定了“立足培养,重点引进,合理配置,完善结构,有计划分步骤逐步解决”的人才战略思路。通过传帮带、请进来送出去、演出训练等措施和办法,优化了人才成长环境,激发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艺术创新和创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精品创作为根本,打造演出品牌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的儿童艺术剧团转企改制后,首先面临的是生存和市场的巨大压力。为了创新发展,增强儿童剧的吸引力,品牌效应无疑是取胜捷径。在创作生产中,强化题材风格的针对性,注重对剧目的选择。挖掘黑龙江地域文化资源,体现时代精神,表达“中国梦”主题,讲好龙江故事,强调剧目的高水平、高品位。 一出好戏就是一堂生动的课,不仅是艺术启蒙更是人格启蒙。2014年创作演出的儿童剧《海盗船》,就是一部精心策划、反复打磨、制作精良的优秀剧目。注重发现儿童、解放儿童,通过台上台下现场互动,创造了热烈的现场气氛,让孩子们在参与之中辨别,在游戏中熏陶,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根据名著经典改编创排的《想当狮王的小兔》等童话卡通剧,一经推出就在孩子们中间迅速走红,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福建、武汉等多个城市进行巡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4年,儿童剧《海盗船》荣获全省新剧目调演暨中小型“中国梦”主题优秀节目汇报演出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小剧场话剧《你在等我吗》荣获第五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展演优秀剧目奖及三项个人表演金奖。 为了进一步提高创作生产能力,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整合艺术资源,与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联袂创排了大型儿童剧《梦幻雪乡》。这是首部以黑龙江冰雪为题材的原创儿童剧。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对剧本多次研讨论证,编剧几易其稿后,由省艺术研究院选派的青年导演费冽、遇君菡共同执导。目前排演顺利,将于7月20日正式上演。 三、以观众需求为先导,抢占市场先机 虽然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过去曾创作生产过许多优秀剧目,也曾有过《少年周恩来》那样的经典剧目。但一些剧目缺少市场背景的考察,与儿童和家长的现实需要结合不紧密,还没能形成行之有效的论证、投入、效益评估等运作机制。 文化体制改革后,哈尔滨儿童剧院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市场进行认真调研分析,了解和掌握观众的需求。赵国忠院长说:“虽然儿童剧演出针对的主要观众是孩子们,但无论花钱购票还是带孩子们去剧场的都是家长,形成了‘小手拉大手’现象。” 儿童剧《海盗船》和卡通剧《想当狮王的小兔》就是在进行充分市场论证后,才开始创作生产的。剧目上演前,在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上等都进行了广告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有关创作演出信息,组织征文和互动活动。通过强势的宣传、包装和推广,形成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享受童年的快乐。 过去演出主要依靠有组织的包场,票价在五到十元,至多二十元。首轮演出,《海盗船》即被永乐票务公司买断,《想当狮王的小兔》被中演票务买断。在北京的商演中,票价最低为八十元,最高达五百八十元。在南京、杭州、上海等地的商演中,票价仍然维持这个标准,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针对演出市场,剧院成立产品开发部,把剧目衍生产品的开发作为整个儿童剧创作生产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巩固儿童剧市场良性循环的必要环节。开发了T恤衫、图书、卡通玩具、鞋帽手套等系列文化衍生品。正与其他企业协商合作,联合成立儿童用品品牌公司,打造文化衍生产品,实现儿童剧链条产业。 四、以传统艺术为依托,增强竞争实力 2011年,龙江皮影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皮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皮影剧团曾应邀到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进行过交流演出,创造出一年在国内外演出二百场、一年观众近十万人的纪录,蜚声海外。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充分发挥各剧种的艺术风格,既保持传统,又勇于探索创新。为进一步传承发展龙江皮影戏,在舞台呈现上增添了现代的声光技术和一些新的艺术元素,在传统唱腔中增加了一些东北民歌的曲调韵味,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已开始着手恢复乐队建制,逐渐恢复传统演出,还委托上海戏曲学院代培了十几名本科木偶皮影戏专业的学生。皮影剧团的二十余名演员大多是“80后”和“90后”,这些年轻的演员热爱民族传统艺术,刻苦钻研业务,正担当起传承的重要角色。 我院还开展了龙江皮影戏进校园和课堂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皮影戏的艺术魅力。现正筹备成立龙江皮影戏艺术发展研究培训中心,定期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民族文化。 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龙江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薛兆平说:“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龙江皮影已经开始走出困扰民间传统艺术的没落、失传危机,焕发出新的生机。”由于实力不凡,2014年9月成功举办了金狮奖第五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荣获唯一一个优秀组织奖,获得表演金奖、偶形设计奖、指导教师奖等三项大奖。 目前,由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谭博创作的新编龙江剧《秃尾黑龙》,已经开始音乐创作、影人设计,即将进入排练阶段。 五、以演出剧场为平台,突出社会效益 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一直是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专业的儿童剧场仅在北京、上海等地可见。文化体制改革后,哈尔滨市政府联合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对坐落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南十六道街原哈尔滨市评剧院(原老“华乐舞台”)进行环建,新建剧场已于2015年6月1日揭牌开业。新剧场使用面积约30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观众坐席960个,属标准的演出剧场,为创作和演出创造了良好条件。 剧场将在每周六、周日以儿童剧、木偶剧、皮影剧、卡通剧四个剧种为基础进行演出,定期更换新戏,满足孩子们的观赏需求。虽然受地域和收入影响,哈尔滨的儿童演出市场与南方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很大,但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将通过创作生产更多优秀剧目,充分挖掘发挥剧场作用,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把剧院打造成文化地标、文化名片。 赵国忠院长说:“我们考虑到看戏困难的群体,比如进城务工子弟、农民工子弟,因此我们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便捷的看戏途径,让儿童群体好看戏、看好戏。这也是我们重新改建老评剧院的初衷。” 文化体制改革后,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积极开展“进校园”“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每月都进行公益性演出,将演出重点放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学校,让农村的孩子也与城市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及艺术熏陶。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传播先进文化,创作演艺精品,培育优秀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努力把剧院打造成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责任编辑 刘 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05610e3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5.html